作 者: |
張右琪 |
參賽標題: |
不存在的房間 |
書籍ISBN: |
9789862132180 |
中文書名: |
房間 |
原文書名: |
ROOM |
書籍作者: |
艾瑪●唐納修 |
書籍編譯者: |
張定綺 |
出版單位: |
大塊文化 |
出版年月: |
2011.2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對五歲的傑克而言,房間就是全世界。這是他出生和生長的地方,他跟媽住在這裡,學習、閱讀、吃飯、睡覺、遊戲。
對媽而言,房間卻是老尼克囚禁了她七年的監獄。靠著決心、機智和強大的母愛,媽為傑克創造人生。但她知道這樣是不夠的......對傑克也不夠。她想出一個大膽的逃脫計劃,需要仰賴她兒子的勇氣,以及大量的運氣。但她沒想到的是,對這計劃一旦成功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自己竟然沒有充分準備。
|
二、內容摘錄: |
因為受過傷,所以更堅強?-319
不變好,也不變壞,跟什麼比較?-355
人不一定願意跟別人相處,會很累的。-360
我想,人要麼就生病,要麼就好起來,我不知道怎麼努力。-376
活在這世界上,就等著任人宰割吧。-383
|
三、我的觀點: |
對於五歲的傑克來說,房間就是他的世界,一個他不需要去接觸其他人,他和媽的世界。所以當他回歸了社會,對他來說是非常害怕、驚慌和且充滿不安全感。外面太多的事物一下子衝進他的腦袋,他無法立刻就吸收,他只能在晚上偶爾偷偷的懷念著在那間房間裡的日子;但對於媽來說,那是間關押了她整整七年的牢籠,她恨不得讓老尼克永遠消失,這個男人傷害了她的身體和內心,重見光明的她會是多麼的激動。但她沒想到是,外面的世界有時候比房間內的黑暗更令人絕望和窒息。
或許表面上來看他們的確是自由了,但外面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另一個更大的牢籠呢?人們的好奇目光、媒體的瘋狂採訪和電視節目的言語諷刺,無一不在刺激著他們。這件事就彷佛一件茶餘飯後可以輕鬆去談笑的小事,這就宛如小燈泡事件和早些年的校園女童割喉案,大家總是在事件一開始去大力的抨擊那些所謂“壞人”,然後又漸漸淡忘,無關緊要回歸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所淡忘的,卻是受害者家屬心中永遠的痛。有些電視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甚至狠心的請家屬描述當時的心情、情景,這無疑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啊!人心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每個人抱著反正不是我、都是別人的故事的心態在網路上高談闊論自己的想法,當有更加嚴重的事件發生,大家又紛紛轉移鏡頭,繼續去發表自己的“高見”,進而淡忘事件給我們的教訓,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啊!
在傑克重回社會後,他無時無刻想著回去,因為那是屬於他的舒適圈。現今的每個人總是寧可墨守成規,不願意改變,因為沒有人會想打破一件原本看似完美的規律,可是當你試著走出去,你會發現世界比你想像的要精采,與其渾渾噩噩的過完一生,不如勇敢去搜索世界的其他美好,說不定你會有新的收穫。
而對於媽來說,她被奪走了寶貴的青春,甚至被迫產下自己與老尼克的孩子。她的絕望,隨著傑克的誕生漸漸減少,傑克就宛如她生命中的一抹曙光,她用極大的母愛去照顧和陪伴著傑克。不得不承認,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它可以讓一個小女人堅強的面對著一切,只因她必須保護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生命。相比之下,某些不負責任的家長,他們錯過了孩子的每一次重要的生命歷程,卻始終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的那所謂的幸福快樂的日子,不就是身邊有著一個人,不畏風雨、不具困難的陪在你身邊嗎?陪伴,或許比起你給予更多的金錢、地位、權力還要來的重要,因為那是最能直接表達愛意和付出溫暖行為,也是最能打動人心,使人感受幸福的捷徑。
|
四、討論議題: |
對於藏在事件後的社會隱患,我們是否該更加重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