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謝詠淇 |
參賽標題: |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
書籍ISBN: |
9789866005626 |
中文書名: |
想太多也沒關係:如何紓解紛亂的思緒?不再對人生感到厭倦! |
原文書名: |
Je pense trop : Comment canaliser ce mental envahissant |
書籍作者: |
克莉司德•布提可南 |
書籍編譯者: |
楊蟄 |
出版單位: |
大樹林 |
出版年月: |
2017/03/17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他是法國心理諮商專家,擁有20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被稱譽為「國民心理師」。她以簡單的文字表達具體、清晰的概念,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寫出《想太多也沒關係》這本書。作者認為於1980年代∼200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不僅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談戀愛也常常受傷,甚至在人際關係上也感到疲累及痛苦。對此,作者建議我們要好好地審視自我,瞭解自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
二、內容摘錄: |
每個人善用的感官體驗,會使詮釋世界的角度不同,有的人是視覺導向欣賞你的公寓,他可能會提及你的裝潢美學、 色彩、亮度、全景等等;有的人是聽覺導向,他會發現這公寓的周遭環境過於吵雜或寧靜; 有的人是觸覺導向,他可以感受到你歡迎的熱情、整個空間的壓迫感或舒適度;有的人會用他們的嗅覺來鑑賞你的家,聞到這房子裡有點煙味或舒適的氣息正在迎接他。你會發現每個人會截取自己感到有興趣、重點的部分,來表達對這房子的感覺,同時也忽略了其它的感官所察覺到的部分。P.33 |
三、我的觀點: |
克莉司德表示:「我想幫助這些精神層面相較比一般人過於活潑的人能夠更進一步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原本的面貌,並且也想告訴他們就算有這麼、這麼多的想法,依然能夠好好的活下去。」作者透過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指出「想太多」只是與一般人比較不同,也就是擁有比較細膩的想法和清醒的頭腦罷了。他試圖為「想太多、煩惱太多」的人找出既能享受人生又能輕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也會透過神經學及客觀的證據,告訴讀者為什麼總是「想太多」?以及告訴我們「如何」用自己「過於常人的腦袋」活出自我。
作者帶著大家思考一些問題,比如:你常常被人說:「你想太多了」嗎?或是常因胡思亂想而對人生感到疲憊、厭倦?你是否「腦袋總是轉不停,甚至夜深人靜時,這些『胡思亂想』還是不斷冒出來,讓你一刻也不能休息。」對於許多事情不斷地感到疑心、疑慮;對每件事都非常敏感,甚至對於細微的事情也無法輕易帶過。你一定會問:「有沒有可以讓我的腦袋暫時停止思考的方法呢?」「我為何總是愛胡思亂想呢?」對於每件事總是纖細敏感的人的所有煩惱,原來都是想努力活得跟別人一樣「理性、冷靜、客觀」。
從這本書的第一大章可以發現,每個人會用五官中的其中一個感官來接受大量的訊息,這就好像你問一個男生說:「如果與女生第一次見面時,你會先注意哪裡?」有人會說身材臉蛋,有人會說香味和氣質。這是一個常見的生活話題,但我們人的直接反應卻受感官主導。透過五官的感受,我們的生命擁有多彩多姿。 對於「大腦多向思考」者而言更是如此 他們的五官不斷接受四面八方傳來的訊息,例如:美麗的背影、愉悅的音調、溫暖的觸碰、迷人的香氣及盤中美食等等,他們對這些湧入的訊息,而產生反應敏銳的反應與感受。
克莉司德給「想很多的人」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大腦多向思考者」。作者說,「大腦多向思考者」成年後,有的人會尋求協助,他們滿心期待在諮詢的過程中,能獲得幫助找到出口,但他們得到的答案可能是邊緣人格者、精神分裂症、狂躁者、抑鬱者,或是狂躁加抑鬱者。可悲的是,他們還會被貼上「XX障礙者」的標籤而更加無法瞭解自己。「大腦多向思考者」他們期待社會上「一般人」可以接受他們原本的樣貌,其實他們很想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人們給他的答案竟是「你是XX障礙者」,或者說:「你就是跟我們不一樣!」所以結果是,他們完全無法獲得協助。這本書的作者談到所謂的「大腦多向思考者」他們的感官比起一般人更加的細膩,所以相對的更容易受到大眾的眼光影響,也兒更容易受到刺激;他們能感受到的也比我們來得多、想的多,我們一般覺得夕陽是平常的,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如此美妙。
這樣的人他們的感受是那麼強烈與細膩,但「想太多」所產生的情緒則會成為不受他人歡迎的負擔。所以作者說:「一切都要適可而止。」如果想太多、產生過多的疑問,會讓自己不得不質疑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實的?若發現在這現今世上,無一是真實時,又會要問自己這些是不是幻想出來的想法?疑問永無止境。所以「大腦多向思考者」要換個角度,試想我們本來就存在於一個持續變化與不安全的世界中,因此一切的變動當然就會讓我們產生疑問的。只要「大腦多向思考者」能這麼做,並接受「自己很特別」,幸福也會到來。
克莉司德在這本書中開導讀者要好好地審視自我、瞭解自我,他也為「想太多、煩惱太多」的人找出既能享受人生又能輕鬆解決這問題的方法。相信大家在好好閱讀這本書時,一定能展開認識自己的美好旅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