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4 甲等
作  者: 詹采鑫 
參賽標題: 初心
書籍ISBN: 9789578038646
中文書名: 初心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江振誠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平安叢書
出版年月: 2013年五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25歲,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執行主廚。 31歲,《時代》雜誌兩度讚譽他是「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獲選為「全球最佳150位名廚」。33歲,由他掌廚的新加坡法式餐廳JAAN par Andre,以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即榮獲「聖貝格勒利諾全球最佳50大餐廳」。

36歲,Restaurant ANDRE獲選為世界五十大餐廳和新加坡最佳餐廳第一名。

 

 
二、內容摘錄:
當我覺得已經可以把一道菜做到完美的時候,也就是我放手的時候—P271

不想迷失名利,也不想變成一個只著眼於花稍技巧又墨守成規的廚師,我不讓自己分心,就是安靜地思考:我為什麼喜歡做菜?食物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又是什麼呢?—P209

學習技巧只是起步,技巧學會後,如何發揮,如何創立自我的風格,才是成敗的關鍵。—P247

就好像千里馬遇上伯樂,我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但背後總有一股驅動力,不斷推動我邁進,鞭策我突破極限。—P169

只要我把百分之一百二十拿出來,那就沒有什麼是克服不了的難題。—P139

辛苦只是一段過程牙一咬所有的辛酸汗淚在吞入喉嚨的那一刻,化作了鼓勵自己再往前的力量—P49

 

 
三、我的觀點:
國三要選志願的時候,我想到沒想就選了高職的餐飲科,因為料理對我而言是一份充滿深奧且迷人的學問對我來非常具有挑戰性令我非常興奮以及期待。在高一上學期中我經歷了非常多的挑戰,曾經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和家庭反對的雙頰中,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合這個餐飲科,在懷疑中我找不回當初那份初心,對料理變得行屍走肉般沒了靈魂的空殼。一次在書店中看到這本書買回去看看,透過另一個料理人陳述他的料理世界,而這本書完全對我的問題給了解答以及良好的心理建設,透過江主廚的視角我看見了不一樣的料理世界,看完書後我好像找不到原本的那份初心而是發現了另一份更單純以及更證實的「初心」,這本書教會我原來料理可以這麼神聖且深值人心。

我有一個習慣跟江主廚很像的就是「只要是感興趣的事」,就希望多花點時間來學習就是渴望能夠了解更深入,類似一種「求知若渴」的感覺,當我在料理過程中或是在作一些料理相關的題目時,當我遇到問題,就像饑渴的野狼般馬上知道為什麼或是那個是什麼,隨後馬上查詢或是問老師,之後我會統整寫下來放進我的料理紀錄本。

一直以來面對問題我總會硬著頭皮執行,但是江主廚教會了我面對問題可以用另一種態度面對,就是當他面對問題他會很「興奮」想找到解決的方法,因而廢寢忘食的去解決,這是令我感覺到驚訝原來面對問題可以用這樣有動力去解決。

我有一個特點跟江主廚很相像就是當他覺得已經可以把一道菜做到完美的時候,也就是他放手的時候。我能體會這句話的含意當我做一個作品的時候,當我終於作到覺得完美了就是我該收手的時候了,一般人一定覺得不是應該繼續不斷的創新改良嗎?為什麼要收手,原因在於作品在那個時候已經達到了最完美的時刻繼續的改良只會破壞原有的完美,像是一些經典美食台灣的珍奶、韓國的泡菜、日本的味增,這些料理一旦被改良就失去了原本的美味因為它們已經達到了完美到頭來還是當初的美味才是完美,每一個作品都不一樣太多太少不一定都好。各自都有它的標準,一昧改良只會破壞最初完美的樣子。

我喜歡他在書中提到的一句話:「創意這兩個字,對我而言,並不是靜態的名詞,更像是不斷改變的動詞或是被這道菜蘊藏的訊息所感動,那才是料理的深度所菜」。當江主廚到了不同的國家怎會融入當地的特色不僅僅只是飲食還有許多當地人的習慣創意文化等等,這樣的小細節江主廚完全沒有放過,這是給自己警惕的一個最佳示範。

我認為江主廚成功的關鍵就是來自在工作崗位的努力堅持,這一點,也促使我不斷向前的一股動力,我不會希望我變成像他一摸一樣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希望未來可以跟他一起交手,成為能跟他並肩交手的料理人,料理不僅僅只是好吃而已包含了許多的細緻情感。看完書後我找回那份不一樣的初心是對像回歸原點把食材發揮到淋漓盡致最天然最純粹的豐富饗宴,而在這夢想的道路上我不會感覺到孤單枯燥。道道通羅馬,那份堅持與努力讓我有了不斷向前的動力。

 

 
四、討論議題:
你曾經有做過什麼瘋狂的事,讓你有了對料理的創作上有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