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4 甲等
作  者: 楊家琪 
參賽標題: 蝸牛教我慢慢活
書籍ISBN: 9789865967109
中文書名: 蝸牛教我慢慢活
原文書名: The Sound of a Wild Snail Eating
書籍作者: 伊莉莎白.托瓦.貝莉
書籍編譯者: 林家任
出版單位: 遠足文化
出版年月: 2012年06月27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某年作者生了一場找不出原因的重病,為了方便療養,她遠離家人,遠離社會,搬到有專人照料的居所。有天,友人送來一隻小蝸牛給她做伴。

  小小蝸牛如此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平靜了作者因病而苦的心靈,思考許多人類存在的意義,也讓她發現原來彼此是如此相近─蝸牛困於自己小小的殼中,原本可以自由活動的她也困於病床和這個小小的房子裡;蝸牛平日喜歡躲在隱密處藏匿著,而她就像蝸牛縮進殼中一般,與外界隔絕。

 

 
二、內容摘錄:
  每一分鐘每一秒感覺都像永無止盡,但日子卻靜靜地流逝而過。p16

  我看到他們被忙碌的生活所淹沒,心中倒湧起奇特感受。p22

  期望依然縈繞我心,我多希望病痛能隨著黑夜消逝而散去。p35

  當世界沉入寑榻夢間,唯我獨醒之際,蝸牛醒了過來,好似最陰暗的時刻其實是生活中的最好時光 。p36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書名,我很喜歡蝸牛,我覺得牠們很可愛也很悠閒;小小的身軀,背著大大的殼,慢慢的爬著,心情也就平靜了下來。

  本書的大意─某年,作者生了一場找不出原因的重病,導致嚴重神經病變,甚至到了無法自由行動的地步。為了方便療養,她遠離家人,遠離社會,搬到有專人照料的居所。有天,友人送來一隻小蝸牛給她做伴。一開始她並沒有在意那隻蝸牛,甚至認為牠已經死了,但有天晚上她發現牠動了,從那天起,她開始與牠一起在病房裡相處,開始觀察牠,升級牠的住處,還特地閱讀許多與蝸牛相關的書籍。蝸牛成為了作者的陪伴,當作者因為病痛而睡不著時,是蝸牛讓她能夠轉移焦點,忘記自己的病痛。

  那隻蝸牛扮演了一個對作者而言很重要的角色,作者莫名得到了這麼嚴重的病,以至於只能待在病房,面對病痛,在還沒有生病前,她的生活是非常精彩的,但那些都是曾經,是蝸牛給了她活下去的動力,她看見蝸牛那麼努力的生活,生命對蝸牛的重要,對作者來說是一大的鼓勵,給了她勇氣,持續面對未知的未來。

  書中說,蝸牛幾乎只靠味覺、觸覺跟嗅覺這三種感官,未來對蝸牛來說一定更加的未知,更加的沒有方向吧?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那麼的不確定,或許再下一步就是人生的盡頭,就算遇到困難,蝸牛也不會因此停在原地,而是更加的努力探索,開發新的道路;相對而言,當我遇到困難,選擇了逃避,選擇躲起來,這樣問題永遠都在,為何不勇敢並且冷靜面對呢?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切順利,總是需要一些的磨練,一些的挫折,才能夠有所改變以及成長;像是鑽石,原本不起眼的石頭,經過高壓和高溫,再加上琢磨,而蛻變成為璀璨耀眼的鑽石。我們人人一開始都是一粒小石子,只要禁得起磨練,我們人人都能夠蛻變成為鑽石。

  人生總會有轉捩點,作者因為那場突如其來的病,而只能與世隔絕,失去了原本的美好生活,原來習慣的一切。而在生病的過程中,她只能透過那扇窗戶看見外面的世界,疾病帶來的痛苦,也使作者想過要放棄治療,當蝸牛的出現,改變了她,她與牠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天天觀察,也使她在蝸牛身上領悟了一些人生哲學,「這隻蝸牛是我真正的導師,牠微小的存在給了我支持的力量」。我想我的生命也需要一隻蝸牛帶領著我如何慢慢的活,我的生活太過於匆忙,總是只能專注於眼前的問題,忙著讀書、忙著寫作業、忙著滑手機;而沒有辦法慢下腳步來欣賞周遭的美景,慢下腳步與身邊的家人朋友相處,往往都等到了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的把握當下,好好的慢下腳步與身邊的人相處,不要留下遺憾。

 

 
四、討論議題:
  當我們都過著繁忙步調的生活,我們是否很少時間靜下心,真正的與人面對面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