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4 | 甲等 |
作 者: | 吳姿嫻 | ||||||
參賽標題: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書籍ISBN: | 471-902-50060 | ||||||
中文書名: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原文書名: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書籍作者: | 吳若權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遠流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6年1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取捨」,多微妙的一個詞呀,既對立又隱然和諧。我們選擇了某一樣,必定得捨棄另一樣。練習取捨,並非尋找對錯,而是在心底涵養一份面對的勇氣,理解事實、訓練洞察、勇於主動,學會將抉擇放在努力之前,學會累積歷練後的智慧。 藉由50個取捨的自問與故事,探索包括:內在的韌性、金錢與時間的迷思、人際相處的難題、性格的自省、職涯的挑戰等多面向問題。透過練習,你可以更溫柔地認識自己,更無畏地善待人生。 |
二、內容摘錄: |
1.聖嚴法師提出對世人有重要影響的「四它」: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人生挫折逆境的態度,是循序漸進的步驟。(P.38) 2.天下最難的是:甘願!必須要真正地心甘情願,才會樂在其中。如果不甘不願,寧 可乾脆不要做啊。否則,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自虐自苦。(p.75) 3.太斤斤計較自己認為失去的東西,怨天尤人地想要去催討回來,這樣反而容易失去更多。不如靜下心來想想,可以在挫折中學到什麼,反而有機會因禍得福。(P.188)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分享了許多人生中會面臨的選擇,同一件事,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思考,都會有不同的選擇或答案,而這本書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冷靜理智地做出取捨。其中作者提到,當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應該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心中真正要的是什麼,要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話,做任何決定都需要勇氣,別讓自己輕易因為別人動搖,如果常常因為別人而猶豫,錯失了那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我們都應該試著和他人溝通,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人知道,替自己爭取屬於自己的機會。 書中提到很多關於人際關係的例子,人們許多的煩惱都在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不管是學校或是出了社會都會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在認識這個陌生人前,你不討厭他,但真正了解一個人後,卻可以發展成許多的可能,親密和疏遠就決定在你內心的感受跟想法,這個人也許會變成你的朋友,也許會變成你的敵人,也許原來的朋友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打壞關係,從此不採理對方,那之前的共甘共苦又成什麼?人都是互相的,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但也許你對她好,而那個人卻不理睬、不接受,這些我們都沒辦法去勉強,因為這是每個人為自己做的決定。 其實生活中我們都在為自己做選擇,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例如國中畢業時,為自己選的高中及科系,其實那時候的我還很迷惘,害怕做錯選擇,將來的自己會後悔,但未來是自己的,不管選擇甚麼樣的學校甚麼樣的科系,都應該要對自己負責任,而不是去逃避、去責怪他人。就像書中說的,有時候我們再怎麼謹慎再怎麼小心,也都會不小心做錯決定,而如何去解決這些錯誤也是在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 因為生命有限,我們更應該謹慎地為自己所面臨的任何事做好決定,學習如何有效率地處理事情,並在過程中找到自己錯誤的地方。 在這本書中我看見了人生中會遇見的各種選擇,藉由作者提問的五十個問題與故事探索自我,去反省自己。人生中每一個取捨,都是未知數。就像書中提到聖嚴法師提出對世人有重要影響的「四它」: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人生挫折逆境的態度,是循序漸進的步驟。面對任何事我們都應該去勇敢的面對,就算是不好的結果我們也應該坦然的接受及放下,我想這本書想告訴大家的就是認真的、仔細的為自己遇到的是去做取捨、做選擇,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任,別有放棄的念頭,更不要有鴕鳥心態去逃避那些問題。這本書在你面臨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是一本讓你冷靜下來的好工具,靜下心來去讀它,一定毀有許多啟發,一定能想到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當你為一件事感到困惑,你會如何冷靜下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