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兒女能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在無形中綁架了每個在求學的孩子,必須背負著大人的期望,走向不是自己選擇的道路並且也背負著學校的壓力,
在這本書中,作者是一名家教老師,故事內容都來自於自己的學生,作者的母親十分的開朗,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他如何用正當,給予孩子尊重的方式來讓作者的求學之路是快樂的,他曾跟作者說:分數只是讓你知道自己學了多少,分數背後的價值更具有意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保持對學習的熱忱,也要求一定要在放鬆的時候盡情的玩樂,讀書時絕對不能鬆懈,在許多分支故事中,覺得作者的母親是一個良好的典範,也因為這樣作者也希望能啟發孩子們對學習的熱忱,讓孩子們在求學階段能快快樂樂的,但很多時候教育理念跟家長不同有了許多摩擦,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也發現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相同,進而瞭解到許多辛酸的故事。
在故事中我覺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孩子的時候為了當年自己的母親沒考上北一女,而要自己的兒女彌補這個缺憾的故事,長大後變成人妻時,為了不要讓自己的兒女重蹈當年過去的自己,背負著來自各個異樣的眼光,為何第一名的父母生不出第一名的小孩?為什麼孩子沒有父母一半的成就等等,這部分是最心酸的,當中我看到了許多性別不平等的事情,例如女孩子一定要比男孩子更努力、女孩子長大後得嫁人、女孩子不必有更好的成就等等,更令人氣憤的是父親只在孩子得到好成績時才表現父愛,從小就沒有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愛,愛不該是建立在成績上,怎麼能把自己的成就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上,我想最令人慶幸的是有一個真正愛他的媽媽,不在乎成就的媽媽,只希望他能快樂平安的長大,也尊重自己孩子的意願,讓他學習想要做的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想教育除了孩子本身,多半也有很多是因為家庭因素而間接影響,書中提到誰何嘗不想當個開明的父母?如果今天自己的開明而變成了孩子的放蕩,那到底尊重孩子跟替孩子做選擇這之中要如何拿捏?我想教育是人生中最大的哲學,要教導孩子如何發聲以及明辨對錯的能力,又要用什麼方式讓孩子有對學習的熱忱,當孩子的又如何諒解父母的心思,這應該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而且社會上有很多高學歷的人也不一定人找到工作,但老師常常告訴我們其實分數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而是你對這件事有沒有努力過了有沒有進你百分之百的能力去讀過的,其實考試這種東西不是看你多聰明而是看你夠不夠努力有沒有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或是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