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清楚這是甚麼意思也甚至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情緒勒索」出現我們生活中,在無形的時候緊緊勒住我們的脖子,窒息著。書中覺得讓我最內心最糾結的是其中一小章〈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台灣社會,由於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在乎「孝順」。「孝順」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是「孝順」是甚麼?……在這這個文化架構下,對於某些父母而言,孩子「夠不夠聽自己的話」,就決定了孩子是否「孝順」。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害怕孩子受傷,希望孩子照著自己希望的路或方法做。這樣,父母才會覺得安心,覺得有安全感,覺得『這樣比較好』。但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樣子。當父母無法習慣,也無法接受時,『我養你這麼大,你居然這樣回報我』,而孩子也會礙於因為該『孝順』的罪惡感,使得自己與父母陷入情緒了鎖的循環中。有時候,這種社會對『孝順』的推崇,不只綁架了孩子的自主性,卻也扼殺了父母了解孩子的機會。」因為我也常常處於這樣的情況下,我真的不是不乖,我們只是想法跟你們不一樣,不能因為我們想法不同、做法不同,就覺得我是個「壞孩子」。
但其實我們雙方只是缺乏溝通,若是在某些爭執發生時能夠換個角度想想看,其實大家都是出於好意,只是思考方式不一樣,即使今天有人說你哪裡做的不好,依舊要告訴自己「我是最好的」才不會導致更多情緒勒索的想法以及思考
這本書最大的道理是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要知道自己的立場以及重視自己的感受,就算你今天不顧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他人,其實自己也不開心再來別人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做一些其實你不想要做的事。「練習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只是捍衛自己的權益,;更重要的,我們也在展現對這個世界與他人的信任」。
其實情緒勒索的原理也不難,但是最難的還是無法做到「拒絕他人」,因為我們不想要讓他人失望或是覺得我們故意不幫他,也就開始內疚起來覺得自己哪裡不好又或者開始責怪自己不夠好,其實這些都是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的。正確的做法是劃清界線告訴自己跟他人什麼可以什麼不行,這樣不只是給自己有喘息的空間相對的對方也會有所收斂知道你的底線下次就不會提出不當的要求。
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是他人的情緒而負責。「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因為一旦連自己都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連你都不保護你自己不受傷害,那麼,更沒有人能夠了解你或保護你。只有你自己能夠替你自己發聲,能夠保護你自己。尤其是當別人懷疑你的時候,你需要相信你自己,當你自己最重要的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