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2 | 甲等 |
| 作 者: | 蔣昕潔 | ||||||
| 參賽標題: | 解憂雜貨店 | ||||||
| 書籍ISBN: | 9789573330127 | ||||||
| 中文書名: | 解憂雜貨店 | ||||||
| 原文書名: |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 ||||||
| 書籍作者: | 東野圭吾 | ||||||
| 書籍編譯者: | 王蘊潔 | ||||||
| 出版單位: |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
| 出版年月: | 2013年8月 | ||||||
| 版 次: | 初版 | ||||||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煩惱...靜僻的街道旁,佇立著一家「解憂雜貨店」。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捲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裡拿到回信解答。 男友罹患不治之症,陷入愛情與夢想兩難的女孩;爸爸的公司倒閉,打算帶著全家捲款潛逃,在親情與未來之間游移不定的少年... |
| 二、內容摘錄: |
|
他不僅沒有忘記,還經過自己的咀嚼,運用在自己的人生中。雖然他向我表達感謝,但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因為他是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p.156) 雖然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我覺得那是因為我活著,才會感受到這些痛楚,所以克服了重重困難。(p.162) 如果說,來找我諮商的人是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看地圖,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p.346) |
| 三、我的觀點: |
|
剛拿到這本書時看到作者是東野圭吾,以為是典型殺人推理小說,沒想到看完後,跟我一開始想的截然不同。雖然「解憂雜貨店」依舊可列為推理小說,但它是一本「無須謀殺,不用警探,甚至連惡人都沒有的推理小說」。 當初看到「解憂」這兩字就對這本書頗有興趣,便想,要是現實真有像小說裡那樣,在晚上將自己的煩惱寫進信封後投入鐵捲門,隔天早晨便能在後門的牛奶箱得到解決煩惱的回信,那麼,裡面那位替人解憂的老闆肯定會忙得不可開交。 一開始看時總覺得這故事怎麼跳來跳去感覺毫不相干,後來才懂原來這就是這本書厲害的地方,作者用巧妙的寫法,把這幾位原本不認識的人用一條無形的繩子緊緊的跟解憂雜貨店綁在一起,但也不會讓讀著覺得突兀。初始,浪矢爺爺只是因為與小孩鬧著玩才開始了這所謂的「諮詢」。但到後來,越來越多人聽聞這雜貨店的消息,也開始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問題。 披頭四那篇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裡面有一句話,「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斷絕,其實是因為心已經不再一起了」,如果有人仍然在乎他們的關係,那麼一定會努力的挽救這段感情,代表他們的心還連結著。相反的,如果彼此的心不在連結,沒有人在乎,毫無挽救的動作,那麼他們的關係只會漸行漸遠。就像破洞的船,沒有人打算補救,大家就那麼放著隨他沉入海中,再也無法補救。 雖然浪矢爺爺與那三位少年都不是專業的諮詢師,也得不到金錢上的回報,但它們依然都盡自己的心力想幫助有困難的人,用他們的真誠與同理心去回每一封信,對他們來說,收到人們解決煩惱後的感謝信,就是對他們心靈上極大的回報了。這點也是我們該學的,現實中有多少人是靠著回饋去跟別人相處的,可是這樣造成社會漸漸沒有溫暖,大家都不願意主動付出。而我也希望自己能使自己成為像他們一樣,不在乎是否有回報的去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看完這本書後我便有深深的想法,現實的我們並沒有什麼解憂雜貨店,人生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所以當遇到煩惱時,便想像自己是雜貨店的主人,要如何解決就靠自己堅定的決定,不要怕失敗,不要怕後悔,其實解憂雜貨店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記得之前又一位朋友各訴我:當你每做完一個決定後,不能做的事就是後悔,只要堅定自己的選擇,然後努力去做就對了。像書中說的,讓自己重回一張白紙的狀態,不用害怕失誤,因為選擇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上。 而我們當然不僅是自己雜貨店的主人,也可以成為別人的解憂雜貨店,幫忙別人解決他們的問題,但記得要跟浪矢爺爺一樣,回答裡要充滿著真誠與同理心。 |
| 四、討論議題: |
| 如果哪天真的成為像浪矢爺爺一樣,大家都來找你訴說煩惱,是否有耐心的幫大家一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