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9 | 優等 |
作 者: | 黃莉婷 | ||||||
參賽標題: | 反過來想就對了 | ||||||
書籍ISBN: | 9789571359779 | ||||||
中文書名: | 反過來想就對了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駱芳美 | ||||||
書籍編譯者: | 邱憶伶 | ||||||
出版單位: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4年6月6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生命中發生的負面事件,都隱藏著正面的意義,好壞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換個想法面對一切。「失敗」是為「成功」蓄積實力,「不幸」則常是另一個「希望」的外衣,「恐懼」背後潛藏著「自信」的能量。做事慢吞吞、課業成績不理想、缺乏自信、車禍失明、失業酗酒、半身不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困境的來臨從來不會事先徵詢我們同意,既然無從拒絕橫逆,就學著透過轉念,將危機化為轉機。 |
二、內容摘錄: |
多一份面對就多一份感恩,在教會中聽牧師引用《聖經》說道:「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此刻素月完全明白其中的意境,這浴火重生的經歷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p.31) 成人階段正處於精力充沛的生產期,經常會問:「要如何讓自己得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此階段中「工作表現」、「為人父母的成就感」、「與家人的關係」和「對社會的貢獻」,就是提供他們價值感與自我認同的重要來源。如果他們人生沒有值得驕傲之處,對社會沒有貢獻,就會感到停滯頹廢感。(p.50) |
三、我的觀點: |
每人都不想受苦,但事情常有正與反面,通常某些事情帶來正面的結果,往往都有負面結果;反之,每件事情的背後,都一定有著正面的意義,但有時人們太過執著於負面事情,因而被痛苦綁架,被負面情緒控制而無法解放。這本書告訴我們,或許反過來想反而就能得到快樂,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希望藉由這本書,能帶給我不一樣的啟發,進而得到收穫。 當我從書中讀到這篇「阻力=助力」時,不禁就想到剛進高職生涯時的我,那時曾經告訴自己:「在這3年要好好學習技能,把選手當成是自己的目標,不要虛度光陰。」現在的我,仍朝著目標前進,但每當看到其他競爭選手時,倍感壓力、辛苦,疲倦時內心的我總是會想退縮,想放棄;又或者有時我知道自己並不是最厲害的一位,總是害怕自己做不到,時不時想打退堂鼓,這些是我心中最大的絆腳石,每當大腦閃過這些念頭,就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放棄,找到自己的目標,就努力往前,好好的努力讓自己成為自己人生中的貴人。」書中提到:「擋住前路的絆腳石,可化作生涯發展的踏腳板:先前的阻力可變成後續成長的助力。唯一的秘訣是:『只要不曾放棄!』」這段話現在是我的心靈雞湯,讓我可以勇敢面對阻力,是迫使我前進的助力! 而我可運用在我生活中著,就是這篇「破壞=再造」,這標題中的破壞,我認為並不是字面上的破壞,而是被各種原因侷限的自己,可能是因為環境、資源、家庭、心理因素等,但作者認為要勇於改變,也就是破壞現在的自己,就可因緣際會下而再造不一樣的自己。我想運用在自己的學習路程,當遇到挫折,勇敢走出挫折,將它作為一個經驗,給自己一個磨練的機會,然後再接再厲、塑造更成功的自己,循序漸進的走出自己的夢想藍圖,正是我給我自己的一個挑戰,作者說:「人生的選擇沒有對或錯,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所愛的』,並願意『愛你所選擇的』才是重點。」在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選擇,然而自己的人生操之在己,是好是壞,我相信只要堅定自己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掌握每個可以學習的時機點,替自己翻轉未來,當個快樂的學習者,那麼我相信成功一定就在離你不遠處,我想這就是我從書中幫自己得到最大的收穫吧! 閱讀完這本書,書中有許多勵志的故事,除了鼓勵人心之外,更帶給我不一樣的啟發;其中,駱芳美說:「遇到逆境,只有面對才有轉圜的可能;解鈴仍需繫鈴人,逃避不是解決之道。」我從中領悟到,其實逆境不等於絕境;反過來想,逆境就是上帝賜給我們準備反擊的機會,回首過往,發現在學習的路上,面對逆境時顯得很懦弱,常常逃避不想面對,讀完這本書才從迷霧中走出,深刻了解遇到問題找到適當解決的方式,創造出新的契機,化逆境為機會,才是上上策!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你的人生正值巔峰時期,而發生了巨大的變故,你會如何看待?能思考他的正面意義嗎?舉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