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7 優等
作  者: 吳文瑜 
參賽標題: 失去讓生命更完整
書籍ISBN: 9576078083
中文書名: 失去讓生命更完整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呂如中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 2002年08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不知道那是種什麼感覺,生命在十五年裡一點一點慢慢流逝?父親原本只是輕微中風,很有希望復原的,但他卻像一只洩氣的皮球,從病縫裡將他的人生悉數流光。正當青春期的我,竟無所遁逃的背起照顧他的責任。

作者在父親過世一年後,把自己與父親間平常卻感人的互動,以及自己在父親生病期間,從逃避、抗拒、抱怨、無奈,到深刻體驗到親情的無可取代。

 

 
二、內容摘錄:
忍不住再次告訴你:珍惜你現在擁有的。(P.111)

一代有一代的命,當自己不身歷其境時,跟我講再多都不能體會,還以為你「倚老賣老」。(P.189)

因為寂寞,所以珍惜不寂寞的幸福。(P.197)

儉能不能致富我不清楚,但揮霍鐵定變貧窮。(P.203)

 

 
三、我的觀點:
「失去讓生命更完整」這本書,從他的書名就深深的吸引著我。作者在本書中,以照顧纏綿病榻的父親之親身經驗,細膩的剖析自己一路走來從逃避到珍惜。人生似乎就是如此,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會改變什麼想法。因此,珍惜變得非常重要,“活在當下”成了現代人最該行動的事,有些人覺得還來的及,以後再做。這樣的行為,不是不可以,只怕是那時候景物依舊,事物已飛。

還記得,上幼兒園以前,因為父母要上班,把我托給爺爺奶奶照顧。那段時間,是他們把我帶大的,而在我國小時,不知道是怎麼的,突然很不喜歡老一輩的。看到他們下意識的閃躲。現在高中了,回想起來真的很不孝。也慶幸我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回饋他們,沒有這樣一直糊塗下去。

“失去”在很多人的看法往往是負面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小孩子的世界裡,有餅乾有糖果就會知足,他們的快樂很簡單。而當孩子的世界裡把這兩種食物從中沒收了,他們失去的並不遠遠是餅乾糖果。而是快樂。而漸漸的,人會長大,視野會更廣,滿足我們的,絕對沒有像餅乾糖果那樣的單純。所以,得到越多,失去就會越多。

曾經在一篇文章看到過一句話,作者說:「我們會學會接受失去,但我們從來不會習慣失去,因為失去這回事,是無論經歷幾次,都還是會痛的喘不過氣來。我也好想說,這些年來,我為了不再失去些什麼,終於失去了自己,你知道嗎。」看完這段話,細想著作者要傳達的意思,忽然之間,我明白了。學會失去是必須的,人生怎麼可能會完美無缺呢?本書中作者還說到:「失去也許會讓人覺得痛苦,但這也逼迫我們成長的一個好機會,人不可能永遠順心如意,總會遇到一些挫折,總會遇到困難,總會失去一些我們不想失去的東西,但是我們得到、學習到的,總比失去的還要珍貴,讓我們更加完整。」 人的一生,失去和擁有不斷的重複上演。我們不能留住所有的人事物,所以我們要把“珍惜擁有”看的比“懷念失去”更為重要。

而對我來說,“失去”會讓我更加珍惜,因為不想失去,所以一直捧在手心呵護著,會想讓他變得超級完美。之前看過一小段影片,片中有隻浣熊手裡拿著棉花糖,浣熊又很愛乾淨,所以不管是什麼都很喜歡洗一洗再用。結果悲劇發生了,浣熊把棉花糖洗了洗,唉呀,棉花糖沒了。這影片讓我那時候笑著浣熊一邊覺得有點小呆,但又有點可愛。如果把這種例子比喻在人身上,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因為格外愛護,最後變得得不償失。曾經,看過一篇新聞,爸爸陪孩子在家中玩捉迷藏,結果孩子意外身亡。當時看到這篇報導,只覺得,這爸爸該有多難過?下班回家就陪孩子玩耍,可見孩子父親多麼愛他。而最後遊戲玩到一半,孩子想找尋地方躲起,意外失足從陽台跌落,爸爸見著立馬衝下樓,看到的,是孩子的屍體。那孩子的父親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了吧?!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是,每天活在孩子墜樓的陰影下,那比自己死亡都還要難過。所以,有些失去是是因為自己太過於愛惜太過於疼愛所導致。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甭管下一秒的世界會如何,我只在乎這一刻。

 

 
四、討論議題:
面對失去,你會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