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1 甲等
作  者: 蔡汝欣 
參賽標題: 生命
書籍ISBN: 987-986-133-3
中文書名: 這些人,那些事
原文書名: 這些人,那些事
書籍作者: 吳念真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11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一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勢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的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時代的美好縮影……作者唯一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宇不捨作家繪插畫,兩位以圖文激盪出的精彩火花。

 

 
二、內容摘錄:
  該記得不會忘記,會忘記的應該就是不重要的東西,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事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p.06)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等到一個年紀了,才懂得去細細品味,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p.38)

  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這道理到了這樣的年紀幾乎沒有什麼疑惑的餘地了。(p .02)

  這些人,那些事有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p .63)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裡有很多的篇章,每一個文章都讓人看到小人物為了生活拼命的工作,以及人生中所以的無私奈何,而這些都是所必須經歷的種種難關,雖然有時候會想放棄,有時候覺得命運捉弄人,有時候覺得不公平,但只要我們突破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就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困難,只要有勇氣,毅力的闖過,那麼人生或許就因此而轉變,而最後當我們老時回想起來就會覺得這些都是多麼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因為經歷過了困難,痛苦,失去,才能很真實的告訴自己,因為我認真過,真誠過,努力過,但你如果沒有勇敢的去試,去闖那你可能永遠不會有機會。

  裡面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只想和你接近」,這篇的內容是作者十六歲離家之前,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張床上,睡在那種用木板架高,鋪著草蓆,冬天冷時候加上一層墊被的通鋪,這樣的一家人看起來很親近吧?但這不包括作者的父親在內,有時候父親上小夜班的那幾天,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下課回來,因父親不在家,所以整個家就少了莫名的肅殺和壓力,到了深夜父親回來了,他們都會裝成睡著了等父親洗完澡出來,把睡得橫七豎八的孩子一個一個的搬動,擺正之後自己才位置躺下來,父親可能一直在摸索,嘗試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同樣的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也是,可能是父親平常太過嚴肅,導致不敢與父親太接近。

  還要一篇文章「遺書」這篇作者用了第三人稱寫,故事的開始事警察打電話告訴作者發現弟弟死在一輛停在荒僻道路上的車子裡,然後作者開始回想,兩兄弟的人生及感情隨著時間的流失逝漸漸遠離,哥哥成了名人,弟弟卻未曾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哥哥一開始有幫助他,但後來他賭博,借錢不還,甚至以哥哥的名義去借錢影響了公司,所以哥哥的援手漸漸收回,後來作者到了現場,看見了弟弟手中握著遺書,上面寫著:「大哥,你說要照顧家裡,我就比較放心,辛苦你了。不過當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弟弟大概是因為覺得自己總是不如哥哥優秀,無法承受這種壓力才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最後作者用火車喇叭的長鳴來比喻哥哥的哀號聲。

  這篇看了好多次第一遍讀完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因為被第三人稱搞混了,這故事給我一個道理,沒個人,每個事物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也有自己的優點,然而相反的也會有不擅長的,缺點,你為了什麼而活,是為了別人的眼光嗎?每個人都應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總活在別人的陰影下,為自己而努力,這本書也讓我知道,回憶過去,有醜陋的真相,也有一些美好的感動,有些意外的驚喜和些意外的變故。

 

 
四、討論議題:
  生命中有許多要面臨的抉擇,每件事情的美好記憶都會在心中留下永痕的刻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