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8 優等
作  者: 吳念庭 
參賽標題: 你可以再不努力一點:從現在起,放下目標、企圖心、努力,自然而然得到最驚人的成長
書籍ISBN: 9789573280378
中文書名: 你可以再不努力一點:從現在起,放下目標、企圖心、努力,自然而然得到最驚人的成長
原文書名: がんばらない成長論
書籍作者: 心屋仁之助
書籍編譯者: 郭清華
出版單位: 遠流
出版年月: 2017/06/29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無法獲得認可,一定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吧?」

  你是否常抱著這樣的想法,處在焦慮與不滿意的情緒中,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

  心屋仁之助在書中破解我們對「努力=成長」的迷思,成長是不需要努力,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事。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百分之百肯定現在的自己,停止為了回應他人期待和要求而努力,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邁向更幸福的人生。

 

 
二、內容摘錄:
  「自我」的存在就是自信心本身。自信心不是這個也會、那個也會,身麼都會的心;自信心是雖然這個做不好,那個也不會做,卻仍然相信自己是足夠優秀的。p135

  你「就是這樣的人」。而且,即使你是「這樣的人」也沒有問題。請試著滿意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吧!還有,你即使連「這樣的人」也不是時,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就是你。p236

 

 
三、我的觀點: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腦中便浮現了幼年時的自己,不斷地努力,一直堅信著努力和成果是絕對正比的,然而卻一次一次的受到打擊,還相信是自己不夠努力的結果,過得非常痛苦。一想到這個悲傷的過去,我便拿起了這本書,感覺他不但能使我更加相信自己的選擇,也能幫助我學習到更多。

  書中的作者本來也是和我一樣,對努力會有大成果這件是堅信不移,一直在努力著,但最後結果都不如理想,便產生了「為甚麼我明明很努力了,成果卻還是不如預期?」的想法,於是他試著不要努力、不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放下目標、企圖心,在這之後,他得到了驚人的成長,他轉換了想法,拋掉了一直以來的努力、學習、武器等觀念,就像卸下重量的熱氣球,可以往上飛了!他發現了新的成長論,想讓我們打破「努力=成長」的迷思,讓我們了解真正要做的,是百分百的肯定自己,停只為了應付他人期待而努力,這樣自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長,過得更加幸福快樂。

  邊讀這本書邊有共鳴,常常被作者說中了自己的想法,而知後也會去思考,並慶幸著自己「放棄過」,對自己做過的決定不再抱持著懷疑。小時候,總是照著大人們的期待生活,不知不覺中,便產生了必須要有優異的成績才行的這種規則,那些考不好的孩子都是因為貪玩,所以才會成績不理想,因此「玩」就會降低成績這觀念深植我們的心,一放學就是補習班,寫完功課寫評量;寫完評量寫考卷,連綿不斷,就為了有好成績,而有好成績之後呢?雖然會高興一會兒,老師和家長也會稱讚你,最終說了「繼續保持」這句話,你又回到了努力得到好成績的循環中,生活中一點樂趣也沒有。而當某一天拿到了成績不好的考卷,上面的分數使腦袋發出「乒鏘!」的聲響,一直不可思異的想著「怎麼會這樣?」接著想法相繼蜂擁而上「我明明努力了」、「不想讓他們失望」、「好丟臉」等等負面想法,最後始終怪回自己,因為自己「不夠努力」,那時每當成績不好都會責備自己,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日積月累,有天,我放棄了。我覺得這樣的日子好痛苦,而我也開想著「就算如此,我真的有這麼糟嗎?」因此我放棄了自己的標準,「就算這樣也可以,畢竟我努力過了。」有了第一次放棄,之後的思想也開闊了許多,少了去補習的時間,能有閒暇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家人也沒因為我的成績沒之前優秀而失望,反而還諒解我、了解了我不擅長數學這件事。放棄了過度的努力之後,我變得更快樂也更愛自己,我額手稱慶放棄努力;放鬆自己。

  讀完這本書讓我思考了許多事,也被這本書一次又一次的鼓勵、感動,我覺得東方人的社會很奇怪,會讓人有種「沒有成長就完蛋」的想法,所以大家總是渾然不覺地過度努力,而且對自己非常沒自信,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肯定自己的想法,當別人稱讚我們時,是先認可自己,驕傲的說出「謝謝」;而不是說「不,我還不夠好」,這不是謙虛,是沒有自信。仁之助先生也提過:「不要管別人說什麼,你都是很棒的人。不要以自己不夠好為前提去勉強改變自己做事。」要先相信自己現在這樣就夠了,比起設定更高的目標再認同自己,先認同自己再設定更高的目標,不是也很不錯嗎?

 

 
四、討論議題:
放棄或拒絕真的是不好的嗎?任性的請求或作為真的會使人討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