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 優等
作  者: 洪慈蔚 
參賽標題: 請問候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書籍ISBN: 9789573331278
中文書名: 請問候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候文詠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4年12月29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太多來不及回答的問題,就這樣留在他的心裡,成為他寫下《請問候文詠》這本書的契機。「但你跟自己熟嗎?」這一次,候文詠要邀請我們,用這個問題開啟一場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我也沒才能明白,為什麼放棄比堅持更難;為什麼渴望比努力還重要。

是這些源源不絕的疑問,驅使我們不斷用熱情來尋找答案,而原來那個最重要的答案,就是:你自己。

 

 
二、內容摘錄:
  我考慮的只是做這個工作可以得到什麼(what),或者我如何(how)可以得到這個工作。卻很少想過,我的人生為什麼(why)要從事這個工作,我為什麼(why)喜歡它?它為什麼(why)對我有意義、價值?一個工作本身如果少了這些,不但無法給你的生命帶來真正讀滿足感,更無法支撐你長遠地走下去的。(p.44)

  

  你用什麼價值去衡量你的人生,決定了將來你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一個人。(p.51)

  因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許多因為得不到,或失去的煩惱漸漸減少了。因為關心別人,在看見別人的快樂時,我們也看見了自己的價值。(p.119)

 

 
三、我的觀點:
  本書《請問候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總共分為十大問題。每一篇都是生命中從幼到老會出現的人生問題,候文詠先生除了在書中回應在演講中常見或來不及回答的問題之外,還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並運用了大量的故事,使得內容淺顯易懂,顛覆了我所認為的人生道理都必須要嚴肅枯燥的印象,甚至於會讓我覺得彷彿候文詠先生就坐在另一頭的電腦前回覆我的問題一樣,那麼的深入我心。

  對於青少年而言,大概都聽過家長說過這些話:「我們都是為了你好,現在照著我們說的做,以後就會過的很好。」因為家長們認為自己經歷了許多挫折,過去的經驗讓她們認為只要讓孩子避免掉這些事,多學點才藝、保護的好一點不讓他們學壞,以後就會過的十分順遂,但其實這樣是錯的,因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學點才藝,但重點是孩子自己想學才行,在孩子陷入困境想不出方法時順勢拉孩子一把,而不是保護過頭或約束過嚴,放生不管或是過於保護,都不是正確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作者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令我更加驚喜,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如同作者一樣!

  現代許多人都是因為父母的過於保護,到後來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張,連選擇學校、工作,都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和期望,但心裡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也有許多孩子從小就是被灌輸認真讀書、考到好學校才是乖小孩的思想,從小就在父母的期望下成長,東學美術、西學樂器,要求樣樣學、樣樣精。父母一貫的認為自己的選擇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但在這樣的壓力下,孩子就像木偶一樣,漸漸失去了想法,失去了主宰自己人生的能力,只有極少部分的孩子會反抗,但多數的結果卻是被貼上不孝順、不聽話的標籤。孩子真的快樂嗎?考上了國立高中、大學,當上了律師、醫生,這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就如同候文詠先生一樣,年輕時會去當醫生,有一部分其實是因為從小就在父母、老師和周圍各種期望的氛圍下成長、學習、考試、當上醫生,直到幾年後,自己成了癌症主治醫師之後,在每天與病人聊著人生的日子裡,就這樣送走了四、五百名的末期癌症病人。在那之前,候文詠先生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人生觀會從此改變。儘管每個病人的人生經歷大不相同,但是從生命終點回顧人生時的感想卻大同小異,無非就是放不下親人、朋友;後悔沒有與自己在乎的人好好相處,「外在價值」固然重要,但「內在價值」才是更重要的,所謂的「外在價值」其實就是財富、名氣、權勢這些身外之物,而「內在價值」則是關係、信仰、動機這些無形的內在之物。

  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幾乎書中的每件事、每種想法,都是在提醒著我,該想想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答案究竟為何?別人云亦云,或是過著別人要你過的人生,自己卻一點想法都沒!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四、討論議題:
追求自己想要的比滿足別人的願望還重要,那如果外在因素強壓著不讓自己去追求,該怎麼呢?試舉例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