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21 | 甲等 |
作 者: | 張靜涵 | ||||||
參賽標題: | 生命中的轉捩點 | ||||||
書籍ISBN: | 978986241469 | ||||||
中文書名: | 追逐奇蹟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約翰.克勞力/肯恩.柯森 | ||||||
書籍編譯者: | 馮克芸 | ||||||
出版單位: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0年5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這本書介紹一位醫生告訴克勞利夫婦說:「把你們的孩子帶回去,跟他們共度一段短暫的時光吧!」,我們無能為力,但這對夫妻並沒有放棄,反而選擇用無比的愛與堅毅,為兩個寶貝找到一線生機。 他們的孩子患有「龐貝氏症」,一種罕見的的遺傳疾病,但克勞利夫婦沒有放棄治療他們,也沒有坐著等待奇蹟自己發生,而是努力創造奇蹟。 利用紀錄克勞利家庭的生命軌跡,詮釋了愛與生命如何戰勝逆境,也證實了什麼事真正的永不放棄。 |
二、內容摘錄: |
p6 上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確實扮演了一個角色。他可能並未1選擇什麼人來罹患龐貝氏症,也可能並未選擇哪一個美式足球隊獲勝,但他給了我們奉獻的機會,讓我們盡力提升自己的靈魂,改善我們周遭人的生活。 p55 成功,並非不可更改,失敗,並非不可挽回:堅持下去的勇敢才是最重要的。 |
三、我的觀點: |
看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克勞利夫婦的用心,因為兩個孩子患有龐貝氏症,而忙的不可開交,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反而用了更不一樣的方式去陪伴他們。 克勞利,兩個孩子的爸爸,自從知道醫院已經沒辦法就他們那刻起就不惜自己的時間,每天忙著奔走尋找治療兩個寶貝的方法,最後甚至放棄了原本的工作,專心的投入一家製藥的工廠裡,更加專注的研究如何治療患有龐貝氏症人們。 克勞利的母親也沒有因此而閒著,而是每天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畢竟他們與其他孩子不同,需要比平常人多一點心力,更需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去管理他們,由此可知,自從知道孩子們的病可能無法醫治的時候,他們從未想過要放棄。 當然要不是經過他們的努力,孩子們也不可能康癒的那麼快,其中一定也經歷很多,包掛了努力,決心,愛,信心,還有幾分的小幸運,要是沒有這些因素,以及克勞利夫婦的堅持,相信孩子也活不久。 他們利用更加倍的愛,去守護他們的孩子,當然這個守護的活動最終結果也沒讓克勞利夫婦失望,他們的孩子順利的上了學校,雖然還是需要維持呼吸器的支撐以及雙腳無法走路的影響,但是起碼他們活下來了,這也是克勞利夫婦辛苦那麼久,最期望看到的唯一結果。 除了這些,孩子本身也是很大的因素,他們如果沒有保持愉快的心情,身體也不會好的那麼快,他們如果一度沉靜在在自己孤獨的世界裡,他們如果一再的自我放棄,克勞利夫婦也不會這麼的堅持下去,總而言之,如果克勞利夫婦沒有堅持與愛的支持下,孩子沒有信心與想要恢復好的決心,今天根本走不到這一步。 在別人眼裡這只是一個小家庭的紀錄影片,但卻也讓人為之動容,奇蹟不會隨時發生,但也不會就自然跑到你身邊,唯有努力的追求奇蹟,奇蹟才會降臨在你的身邊。 書中也提到了有時候生命並不照他該走的路線走,甚至我們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從克勞利夫婦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不計代價的愛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能鼓舞罕見病家庭,也可以激勵每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們,用珍惜與感謝的心去看待每一天,用愛去感染別人,相信奇蹟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就像作者所說的當我們學會了愛,奇蹟自然就會降臨,他們也曾感到痛苦、脆弱、無助,甚至要飽受其他人異樣的眼光、刺耳的話語。 馬拉松,不是短跑,伴隨而行的不是痛苦和失敗,而是跨越那些種種的障礙。 從中的瞭解到書中一切我們可以學習效仿的,間接得到鼓舞,讓生活變得更好,也是一種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新生活,這也是作者在書中,想要表達給我們的。看 |
四、討論議題: |
要是龐貝氏症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如何去面對他呢?,跟作者夫婦一樣嗎?,還是就放棄治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