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8班 甲等
作  者: 左伊巧 
參賽標題: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書籍ISBN: 9861750061
中文書名: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原文書名: Don’t Eat the Marshmallow Yet!The secret to sweet Success in Work and Life.
書籍作者: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書籍編譯者: 張國儀
出版單位: 方智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6年3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棉花糖理論」回答了作者三十年來不斷尋找的一個答案: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他相信,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而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則是不斷地在累積債務,無論在工作還是收入上,都心存怨懟。但是,你不一定要這樣子!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不是過去,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付出。今天你所做的選擇,會在明天帶給你大大的回饋——只要,你別那麼急著……吃掉棉花糖!

 

 
二、內容摘錄:
1.要預測一個人未來成不成功,能不能延遲享樂是很重要的指標。(p.30)

2.要從別人身上得到你想要的,一定要讓別人想幫助你,並且信任你。(p.165)

3.成功靠的是你今天願意付出什麼,來獲得明天的成功。(p.72)

4.凡事要從長遠來想。一塊錢的倍數累積三十天,會超過五億。(p.59)

5.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光是努力或聰明,關鍵在於擁有「別人沒有的本事」(封面)

 

 
三、我的觀點: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享樂,而失去了未來的目標。故事中的老闆做了一個實驗,就是把一個小孩放在一個房間,裡面只有一顆棉花糖,一個大人告訴他如果我十五分鐘後回來,你沒有吃掉它,我就再給你一顆。老闆研究出來的結果是,沒有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他在未來的成就上都會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好。這也讓我了解到不要什麼東西都想馬上擁有,要等到好的時機才能下手。

這本書還有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要點,就是唯有學會了「持之以恆」我們才能忍受成功之前難熬時光,也是一個我們當學生需要學習的課題。就像我們在背單字時很痛苦,但因為想要讓我們的英文能力提升所以,我們就會每天一點一點的去背它,也知道努力持之以恆就能背完2000個單字。從2000到4000甚至到8000,也可以一圓和外國人聊天的夢想。還有學習日文的漫迷、學習韓文的迷妹們一樣,大家都知道語文要持之以恆才可能會到達目標。當然還有一樣東西也是需要這個精神,就是跑馬拉松。林義傑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1998年的台灣區運動會上失誤後,這件事情大大打擊了他的自信心,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決定用「懲罰自己」的心態參加了同年的台北國際馬拉松賽100公里組,結果沒想到卻意外一舉奪得國內組第一名。這一件事我們就了解到他實踐了「持之以恆」的道理。雖然「成功」這兩個字是人人可講的、可幻想的,但是不見得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一定會很成功。像很多人每天都當口號在喊的「減肥」,即使處在減肥階段,看到了網路上有許多的美食照片,還是抵擋不住吃貨的心,開始大吃特吃。每次每次的惡性循環,等到自己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都吃了也回不去了。

我在書上得到的最後一個要點,就是要懂的「投資」。就像那些小孩子一樣,懂得投資時間,來得到最大的利益-更多的棉花糖,好比我們在投資股票一樣,利用最少錢創造最大利益。或許這個例子太遙遠,但有個更生活化的講法,就是「貨比三家」的道理。你投資了時間,得到了更低的價格,就像我媽媽常說的一樣,要等到好的時機才能下手。我的媽媽常常在買東西的時候跟我說:「我們先看看,不要馬上買。」結果我們每次都看了好幾間,都會買到比剛開始看到的價格還要便宜很多的物品。

成功的人願意做的,都是普通人所認為不起眼的,就像那些光鮮亮麗的大人物們,或許他們經歷了許多種種的經驗和磨練,很多人都想和他們一樣,但不能只有想,只要決定目標,就要確實行動才可以。

 

 
四、討論議題:
「延遲享樂 」真的和會未來的成就有很大的關係嗎?就算是確定的當你面對誘惑,在當下要如何理性抗拒呢?你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