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0 優等
作  者: 潘虹伶 
參賽標題: 不甘心的力量
書籍ISBN: 9789869386654
中文書名: 不甘心的力量
原文書名: 不甘心的力量
書籍作者: 韓彥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好事文化事業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年03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天空並不高,向上伸手就能碰到;夢想並不遠,跨出不乏就能達到。與其只會抱怨,不如改變心態;與其會眼紅,不如實際行動。面對自己的人生,應該勇於嘗試,努力突破現況,就在瞬間的觀念轉變,才會有奇蹟的出現。

 
二●內容摘錄: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p.75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p149~150)

  沒有天生的強者,一個人只有站在懸崖邊上的時候,才會變得真正堅強起來。(p.178)

 
三●我的觀點:

  人生中一定太多不甘心,簡單的舉例來說:在一場遊戲當中,明明眼見著就快要贏了,但是一個小失誤就輸了,心中就有千百萬個不甘心不愉快,但是這樣子一點小事就都還好,如果是更大的事情或是更大的挫折,那種不甘心的情緒可能會一直延續著,也許會一直後悔著當初要是我如何這樣就好了的心態。大多數的人不甘心之後又或是後悔之後,一定是一連串霹哩啪拉的大抱怨,但是否也要想想看,反省一下結果是不是跟自己有關係。

  這本書中有提到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是讓你等待著機會的,錯過機會最好的說法、最好的安慰就是「懷才不遇」,這些懷才不遇的人大多都是在抱怨,早知道不要這樣就好了,早知道怎樣就好了,總是怨天尤地的抱怨著其他人,所以書中才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覺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因為有時候當你想做某件事時,你會奮不顧身的去做,但相反的是當你想做某件事時你會猶豫要不要去做,做了會不會怎樣?這些都只是一念之間,要不要去做而已,所以很多事情就在你猶豫的時候,機會就流逝了、不見了,所以,與其等待機會,不如自己去把握機會,平時就該準備好、累積自己的實力。

  很多長輩告訴我::「堅持下去,未來就是自己的了。」但是,常常心裡知道要堅持,卻怎麼樣就找不到動力了!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甘心在以往通常是負面的情緒,但作者認為這種不甘心的情緒卻可以成為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因為不甘心,無論如何都想要扭轉局勢,因而激發出振作的力量!這種想法我之前都沒想過,但是看到書中的說明,再想想自身的類似經驗,的確不謀而合!小學時候總是考試十幾名,不甘心自己沒有衝到前十名,再加上有個同學總是炫耀他的名次在我前面,在不甘心的狀況下,我努力讀書,果然,下次的段考成績我進步了,居然衝到了第九名,想想不甘心真有它的正面意義在。

  當你如果想放棄了、覺得累了感到堅持不住的時候,要想想自己感到最開心的事情,讓自己充滿開心的能量,抱著不甘心的心態,及企望成功的渴望,讓它們成為你繼續努力的加油站,打敗那些不甘心的事情,接受那些讓自己感到挫折的事情,這樣才能讓自己活的有價值。

  透過這本書得知,其實不甘心這個能量不一定是壞的,可以轉換成好的能量變成你行動的動力,成功的動力可能就是從不甘心的力量而來,我相信成功的那些人不光光只是努力、持續努力的動力,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你所做的一切努力並不會白費掉,也許要做個千百遍,但在這過程中你耗費的情緒及心力可以為你創造能量,把自身的負情緒、負能量,轉換變成正能量,奮發向上才是做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切,為自己而努力,不要讓自己被「不甘心」這情緒拖下谷底,反而要靠著這股情緒做到最好的自己,才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四●討論議題:

  我們經歷挫折時往往都會有負面情緒,如何藉由負面情緒來幫助自己?舉例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