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9 | 優等 |
作 者: | 李佳縈 | ||||||
參賽標題: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書籍ISBN: | 9789573277767 | ||||||
中文書名: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原文書名: |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 ||||||
書籍作者: | 吳若權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6年2月1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吳若權政大企管系畢業,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知名企業。現為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並任多家企業行銷及管理顧問。這是一本思緒澄清、親切可喜的激勵作品。藉由50個「取捨」的自問與故事,探索包括:內在的韌性、金錢與時間的迷思、人際相處的難題、性格的自省、職涯的挑戰等多面向問題。透過練習,你可以更溫柔地認識自己,更無畏地善待人生 |
二●內容摘錄: |
擔心別人做出和自己不同的決定,是煩惱的深淵,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是救命的繩索。唯有先能攀上救命的繩索,才能帶領自己爬出煩惱的深淵。(P.98) 天下最難的是:甘願!必須要真正地心甘情願,才會樂在其中。如果不甘不願,寧可乾脆不要做啊。否則,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自虐自苦。(p.75) 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的選擇,必須自己負全責。(p.10) |
三●我的觀點: |
在學校的圖書館裡我發現了這本書「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練習」,封面上可愛的插畫簡潔的頁面深深的吸引了我,稍微翻閱了一下內容更是讓我想好好的每頁每頁仔細的看下去,於是我把這本書借回家閱讀。 這本書裡面用了五十個有關於「取捨」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取捨並不是尋找對錯的問題,事實上我們每一天都在選擇,也就是取捨,小至吃飯、買東西,大至選填志願,都是取捨!書中說取捨是在心底涵養一份勇氣,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有些人總是在取與捨之前無法做出拿捏,選擇了某樣東西就必須要放棄掉另一樣東西,但往往不知如何取捨,甚至貪心到魚與熊掌都想兼得!在未遇到事情之前,人總是可以很灑脫的藉著嘴巴說出該如何取與捨,但真正面臨選擇的時候呢?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餵養心中哪匹狼?》這篇裡面提到兩位學生搭公車意外撿到一隻全新的手機,第一位學生說:「把手機交給司機,讓失主認領。」但第二位卻說他愚蠢,兩人爭執一番後第一位學生將手機交給司機,獲得了讚美,第二位學生則有點羞愧。作者藉由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正義與邪惡,良善與貪婪,讓每個人面臨著在良善與貪婪之間的抉擇時,你的良善大於貪婪,你會覺得世界是美好的,當你的貪婪大於良善,就會使得你的心中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多疑。記得國中時和爸爸、媽媽一同騎腳踏車出門運動,在某個路口媽媽發現了一張一千元紙鈔掉落在地上,於是媽媽把紙鈔撿起放入口袋中,騎著腳踏車到警察局把鈔票交給警察,我問媽媽為什麼不把紙鈔花掉就好?還要交給警察呢,媽媽告訴我:「也許掉錢的人是一位貧窮的人,那張一千塊對他很重要。我們不可以因為自己貪心就把東西佔為己有,如果花掉這些錢妳不會感到良心不安嗎?」讀完這篇之後再回想媽媽講的這段話,覺得更加有感受。 作家吳若權說:「你不能什麼都要;也不能什麼都不要!如果暫時放不下;就勇敢的帶著走吧!我們未必每次都能做出對的選擇,但至少可以越來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最大的決定者都該是自己,無論選擇的是對還是錯、結果是如何,都是一個經驗。 看完這本捨取的練習之後,我覺得學到了不少。無論每次的選擇是對還是錯,都可以讓自己獲得經驗。也許下一次會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國中畢業時面臨了所有國中生都會遇到的選擇,那就是填選志願,當時猶豫要讀高中還是讀高職呢?我猶豫了一段時間,最後我自己選擇了高職,但選擇了高職後又擔心自己會後悔,可是並沒有,當時擔心著會不會高職的術科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會不會學習的很痛苦?結果並沒有,我在高職過的很快樂,學習到的東西也都很喜歡。既然我選擇了高職,也很喜歡這個選擇,我會好好的學習,不讓自己後悔。 |
四●討論議題: |
「取」「捨」這兩個字,真的需要練習嗎?如果是,要怎麼練習呢?該存有何種心態呢?說明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