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1 優等
作  者: 包翊岑 
參賽標題: 跳脫舊有古人思想、古人的精神
書籍ISBN: 9789861336367
中文書名: 崩壞國文
原文書名: 崩壞國文
書籍作者: 謝金魚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11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一代文壇宗師、傑出的詩人、宰相、書法家,他們若不是道貌岸然,就是憂國懷鄉,似乎生來就負有崇高的使命和情懷,連他們的挫折失意,都是為了更長遠的理想所做出的犧牲或伏筆,但,真的是如此嗎?這群文壇宗師們有的惱人、有的憨直,但他們在個人成就和情感需求,其實和今人並無兩樣,對生命的熱情不滅,困厄和不遇時偶爾碎念;對社會滿懷理想,貶斥世俗也不忘抵抗現實。書中以輕鬆活潑的文字和敘事,揭開古人的真實面貌。

 
二●內容摘錄:
  前些日子讀孟郊詩,云:「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此孟郊登終南山後作,不過有感而發,我也便想起蘇軾「人生識字憂始患」。(p.9)

  透過這樣的脈絡來看,婉兒的華美風采,恐怕也只是順應著時代的潮流,在男性與女性君主、李唐與武周勢力之間搖擺的無根飄萍而已,真正影響著時代的人,從來不是上官婉兒。(p.170)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p.174)

  博取美名,或許是一種虛偽,但在貞觀時代,對於名聲的追求,促使他們在往世人肯定的方向,最終,成就了一個時代。(p.186)
 

 
三●我的觀點: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或許,這映入眼簾的不是華美絕麗的封面,而是簡潔有力的黃色。當然,黃色的封面倒是少見,多半的大多是高雅的素色或者是令人沉靜的照片,畢竟,這樣可讓讀者賞心悅目;但反之,搶眼奪目的黃倒是令我大吃一驚,當然,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加上那令人微之一笑的古人插圖,也是讓我傾心於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呀!或許,這本書就是要跳脫以往對古人遙不可及、翩翩風度的形象,和封面異曲同工,以鮮明的黃跳脫以往素雅的白,我總隱約覺得這不約而同的巧妙之處。

  道貌岸然的唐代詩人們,別人以為他們生來就是杞人憂天,背負著如英雄般的使命情操,而且人人都是失意情懷而創下令人膾炙人口的詩集文章,但,其實跳脫一下舊有的思想,詩人就是把平常的情緒化為文字來傳達罷了!並不是以往的嚴肅,而是用輕鬆活潑而引人入勝的內容來詮釋這些詩人的生平歷史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所發生的趣事,這是了解朝代與詩人不可分離的一本歷史小說。

  一句話,可能使人獲益良多。在這些古人中,學到的不是只有詩罷了,是他們百折不饒仍憤發圖強的精神。柳宗元就算遭受貶官、失去堂弟的的意外地切身之痛,但卻沒有因此成為了他的烏雲,反倒成了他前進指引道路的太陽,一切並未到盡頭,不到最後不算結束,就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所創造在詩中的句子,帶給人無窮的力量,並且,我也能體會到他的想法。

  「博取美名,或許是一種虛偽……」在貞觀時代,或許是一種追求,但失去了這名聲,就有如失去水的魚兒般無法生存;現代,也不過如此,人們時常為了追求名聲利益這些虛榮的意義而失去了自我,深陷泥濘中而無法自拔,想掙脫,卻越陷越深。但失去了這些的人們,究竟還剩下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古代,在追求名利時,往往朝世人肯定的方向走去,最終,成就了一個時代,我想,現代也是如此。

  失敗與挫折不過是有如烏雲般,等到有一天煙消雲散,雨過天晴。在我們的生活中,其遇到的挫折,和古人所遭受的困境,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古人卻對生命的熱情不滅,仍然不被困境所打敗,憤世疾邪仍然不忘抵抗現實。我想,在現代中,世人面對挫敗卻輕易談放棄,懼怕面對失敗,我們則必須古人那逆流而上的精神,和朝著自己所憧憬的理想而前進。

  將知識能靈活運用在生活上,才是真知,書本內所提及的古人,其他們的生平歷史,不在世那死板的文字,而是以向世人訴說故事般的活潑,在腦中始終記著,在日常生活中,讀到有關那些古人的書籍,不僅能一目了然,甚至知道了更繁瑣的小事,那感覺真的很獨特,那些書中所提到的事,改變了我對那些以前只會寫詩的詩人的想法。

 

 
四●討論議題:
  如果他們今天不是生於古代而是生於現代,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也有如此的成就和那詩人精神?

  現代人有辦法效法古人不去不饒的精神嗎?

  我們也有辦法像他們一樣,能朝著自己所期待的理想前進嗎?

  要是古人有更多的生命,他們會在剩餘的生命做些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