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8 甲等
作  者: 吳雨諼 
參賽標題: 棉花糖
書籍ISBN: 9861750061
中文書名: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
書籍編譯者: 張國儀
出版單位: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6年3月27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講如何「延遲享樂」中獲得更多的報償,本書的故事是在講史丹佛有名的棉花糖實驗開始,把一群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面,並給這些小朋友一人一塊的棉花糖,小孩可以選擇立即的把棉花糖吃掉或是忍著不吃並等待十五分鐘後再獲得一顆棉花旁當作獎賞。忍著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大多數長大後比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更成功。書的前面有講到一句「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是只努力或聰明,關鍵在於擁有別人沒有的本事」。

 
二●內容摘錄:
「成功的人願意做不成功的人不願意做的事」(p.07)

誠如書本所說:工作與人生得以成功的秘密,常常就是抗拒誘惑;或是,忍痛放棄眼前的利益,以追求更大更有意義的目標! (p.10)

假如你能把書本的觀念落實在生活中,絕對能幫助自己累積「吃到更多棉花糖」的本錢,掌握開啟成功之鑰!(p.11)

第一年:認識並逐漸熟悉這份工作,第二年:執行這份工作而無遺漏,第三年:能夠靈活應用這份工作上所獲得的各種資源並各種資源並加以變化。(p.13)

 
三●我的觀點:
我覺得這本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第一印象和設計的看法是以橘色為底,書的封面有一個插圖,代表著如果先不吃棉花糖,等待幾分鐘之後再獲得另外一塊棉花糖,畫面顯得非常趣味。這本書的大意是:如何從第一塊棉花糖再獲取第二塊棉花糖,這中間的過程需要自己去控制,自己絕對不能一開始拿到棉花糖就吃掉,需要有意志力才能獲得第二顆棉花糖。

「嗯,這的確很像你的寫照。」阿瑟說:「可是我還是不懂。為什麼四歲不吃棉花糖這件事,可以讓你四十歲時變成一個數十億的網路出版商呢?」「這當然沒有直接關係。只不過,要預測一個人未來成不成功,能不能延遲享樂是很重要的指標。因為需要耐心等待才能獲得獎賞」。

「成功的人願意做不成功的人不願意做的事。」這句話帶給我的啟示是,如果你願意做其他人都不願意做的事,那你就是成功的人。「為了大理想,放棄眼前的小利」,這句話的啟示是,如果你願意捨棄眼前所見微小的利益,再往前走你就會看到比先前所見的利益還要多,那麼你就是做出對的選擇了。

讀完這本書,我領悟的道理是,如果你先捨棄掉眼前的微小利益以及機會,再往前走一些路,就會看倒比先前還要看到的微小利益以及微小的機會還要多了,那麼,擬就絕對不會後悔先前沒有領取那些微小利益和機會了。

在棉花糖實驗中,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因為有些人可以忍到最後,可以在獲得一顆棉花糖當作獎勵,他們的定性很足夠,所以不會成為失敗者。然而,那些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耐心等待,所以沒辦法領取到第二顆棉花糖。從棉花糖的實驗中可以聯想到,凡是只要有意志力就必定能成功。

閱讀完這本「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是:凡是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如果你堅持著不先吃棉花糖並且等待十五分鐘後,就會等到可以領取另外一塊棉花糖,獎勵你沒有把第一塊棉花糖吃掉。如何延遲享樂,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只需要你先把不喜歡的事情給處理完畢,事後再來執行你想要做的事情也不遲,這個叫做「先苦後甘」。

將這本書的顧ˇ是內容運用在生活中,我會先把最重要的是排在前面第一優先,再依序把重要的以及不重要的事情分級數來執行工作以及遊玩。延遲享樂以及先苦後甘,或許都是人生中必須要去了解的重要課題吧!能把重要與不重要的事情分配好才是成功的人,或許先苦後甘鳩跟吃飯時挑食行為是一樣的,因為這些食材都 是農夫辛苦種出來的,所以一定要把食物全部吃完,先把不喜歡的東西吃完再吃喜歡的東西也是先苦後甘的概念。

 
四●討論議題:
為什麼沒有先吃棉花糖與意志力有關係?你有意志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