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4 | 甲等 |
作 者: | 洪綵嬪 | ||||||
參賽標題: | 生命教育 | ||||||
書籍ISBN: | 9789573267010 | ||||||
中文書名: | 讓陽光灑在心上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李偉文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0年9月1號 | ||||||
版 次: | 初次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是自己最美的心靈樂章,當我們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非從旁流過」,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存在! 以「書本、朋友、大自然」做為生命中的三個中心的李偉文,書寫對自然教育的觀察,對親子教育的省思,對懷抱夢想之人的讚詠,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期許。 閱讀此書,一篇篇散文溫暖而有力量,就像和煦陽光灑在心上,只要心中有夢想,就會發光,就能為世界增添絢爛色彩。 |
二●內容摘錄: |
用心才能感受,體會才能感動。(p.4) 當陽光灑滿大地,生命就充滿了希望與喜悅。(p.5) 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既醉心於臺灣的美,也痛心於環境的破壞。(p.20) 何苦要往前走?為的也許是捕捉瞬間體悟到的寧靜,也許只是發自內心對那一條倏忽的美感到喜悅。(p.23) 只要我們關掉電視,走出家門,就有機會回歸人類心靈的原鄉。(p.23) |
三●我的觀點: |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有一種書如其名的感覺,就是種充滿陽光的氛圍,吸引了我來讀這本書,書的封面是作者蹲在草地中的畫面,顯現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看著他臉上的笑容也不禁讓人聯想到慈父的模樣,整本書光封面設計就讓人覺得很溫暖,書裡頭的小插圖每篇都用自然環境與小孩子有關,每篇插圖都很簡潔但又不失重點,充滿著可愛版的花草樹木,還有一些路上會看到的日常景象,根本就是一種讀書時的小確幸。 這本書的開頭是作者帶著兩個剛段考完的雙胞胎女兒去戶外踏青、郊遊,作者一邊和兩個女兒聊著路途上的山水風景,一邊和她們分享自己關於大自然的知識和見解,運用問答讓兩個女兒和讀者認識了臺灣的風貌與百年來的歷史特色,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與兩個女兒的好感情,書在中段介紹了被人們忽略的臺灣古蹟和景點,介紹歷史並說出了能如何改善古蹟環境的看法,從這也看出了作者愛護環境也深愛臺灣的心,書在後段則談到了誠信與品格的重要性,說出了作者對於臺灣近年來的社會問題與狀況的看法,從這可以看出作者對臺灣社會狀況擔憂的心情。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的兩位雙胞胎女兒,作者在書中稱他的兩個女兒為沒時間散心的「臺灣可憐的國中生」,從這可以看出臺灣社會對學生的壓迫,導致學生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時間都排在讀書方面上,如:補習、家教,極少休閒娛樂,所以作者貼心的讓她們能夠暫時忘記壓力和考試,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並從中學習課本中沒有的真實教材,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看法,叫做「不要對別人有期待,不要讓別人的言語或行為來影響自己的情緒與態度。」我非常贊成這個看法,我覺得一個人的人生只靠著別人說的話去做,不只沒有主見,可能還會養成只會依賴別人的壞習慣,像這樣當個無能的人不如聽從自己的內心做事情,由自己判斷事情的是非對錯,成功了就將方法分享給其他人,失敗了就當學習一個經驗,培養獨立、懂得如何在緊急狀況下即時變通的人,讓大家欣賞一個有能力的你,而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靠自己的人。 文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作者說了一句話:「年齡越長,越能朝內看,將精力放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年輕時,我們滿懷志氣,想要改變別人,想要更正一切不合理的事;如今我已知道,改變世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讓我想到以前那個想改變一切的自己,昔日,我總覺得自己能做到所有我曾經覺得我能辦到的事,如:改變別人的看法、做法,直到現在,我才發現以前的我有多麼自不量力,現在也學會了衡量自己的能力,並做好自己份內的所有事,如果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也會看看自己是否幫的上忙,不是直接一頭熱的幫忙後發現自己幫倒忙,這樣不只顯現出自己太衝動還可能造成別人的損失,所以在做任何事前都必須三思而後行,也像作者所說的,要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
四●討論議題: |
每個人是否都能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