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4 | 甲等 |
作 者: | 田哲維 | ||||||
參賽標題: | 生命教育 | ||||||
書籍ISBN: | 986-133-055-0 | ||||||
中文書名: | 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亞歷士•羅維拉(A’lex Rovira)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05年4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在繁忙的社會裡,有多少人從事著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心深處盡是矛盾與苦腦;還有太多太多優秀的上班族,為了一份薪水,承受巨大壓力,全心投入工作,同時也犠牲掉家庭、休閒、健康、忽視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生活你要嗎?本書作者亞歷士,曾經也遭遇到相同的問題,心中不是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慌,就是會突如其來的產生憤怒,甚至失眠好幾個禮拜。他只想知道:「人生難道不能改變了嗎?」 |
二●內容摘錄: |
生活所需花費非常少,但我們卻可以把它弄到相當複雜的地步。(P.37) 恐懼是我們最大的絆腳石。(P.55) 世界等於豐富與滿足,別人等於一個可以分享的對象。(P.61) 及早傾聽自己的心聲,見證自己內心的感受。(P.67) 自我診斷的第一項工具就是自我傾聽。(P.66) 潛意識和想像力是忠誠而熱情的愛侶。(P.74) 只有除去心中的窒礙,才能跨出尋找自我的第一步。(P.82) 我的內心藏有一股能量,若要取得它,我只要關注自己就可以了。(P.91) 生活的環境是威脅還是機會,由你自己選擇。(P.100) |
三●我的觀點: |
這一本書的設計很特殊,每一個標題都有屬於它的畫作,雖然圖案沒有特別精緻,但是每一個畫作都畫出了每一標題的重點,仔細去看還可以發現到這一幅簡單的畫作包含了許多的意義。我雖然不懂藝術,但是我知道這些畫好像是要傳達給我們道理而被放在那裡的。而這些畫可以讓我們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想像到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想法。 關於這本書,這本書是在告訴我們一生當中有許多的機會,為了創造機會,我們內心必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只要你願意真誠面對自己,下定決心改變態度,一定能擁有充滿幸福、創藝與愛的人生。在這路上一定都有不少挫折和風波,毛姆在《刀鋒邊緣》一書中寫道:「人在碰到不幸時,總是渴望有個像上帝一樣的人能夠鼓勵他、安慰他。或許要等到好久好久以後,他才會恍然大悟,他應該從自己的內心尋找鼓勵和安慰才對。我想,上帝如果不在我心裡,那麼他一定不存在。」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內容寫到:「下個禮拜,我絕對不能生病,也不能有任何麻煩,因為我的行程已經完全排滿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因為如果那個麻煩是家人生重病,還是自己哪個重要的某個人出什麼事情,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出問題,可能是得了感冒,也可能是其它地方受傷,如果放著不理會它的話,豈不是會越來越嚴重嗎? 這本書內有幾句話給了我一些啟示,像是及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見證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自我診斷的工作就是自我傾聽。當我看到這兩句話時我覺得很有道理,自我診斷的工作就是自我傾聽,有時候自己是怎樣的人怎樣的個性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才要自我傾聽。及早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見證自己內心的感受,要早一點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要早一點見證內心的感受,如果不早一點聽,不早一點見證的話,有時候會來不及,有時候會後悔。 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的一生當中有許多機會,要好好的把握,也要仔細想清楚之後在來做決定。而這麼多的機會中不可能每一個都可以簡單的得到,一定要有所努力,有所付出才可以,做決定的時候要考慮清楚做決定後會有什麼後果,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也不可以用貪心、自私的想法去選擇這個機會,因為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去選擇的話,有可能會失去更多,也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導致無法挽回的局面。所以我看完這本書後,只要有機會一定會用正面的想法態度去掙取,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機會。就算沒有得到這些機會,我也不會氣餒,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機會,去掙取去選擇它,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更棒,這就是這本書讓我改變的地方,和我的運用。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有一個機會在你得到它時會失去一個身邊最重要的人、事、物時,那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