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22 | 甲等 |
作 者: | 蔡文郡 | ||||||
參賽標題: | 老闆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 | ||||||
書籍ISBN: | 9789866151057 | ||||||
中文書名: | 老闆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 | ||||||
原文書名: | 老闆不說,卻默默觀察的45件事 | ||||||
書籍作者: | 吳俊瑩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世貿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1年4月 | ||||||
版 次: | 初版一刷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世界上就是有人第一次創業就成功,第一份工作就賺大錢,第一個專案就成功…既然這種本事我沒有,我試著去問那些成功的朋友、長輩,探求怎樣能像別人一樣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吳俊瑩身為多家資訊電子公司的企業顧問,經常為公司老闆解決疑難雜症,也發現老闆在做某些重大決定時,有一些是職場人不知道的「點」,其實是一種讓人更上一層樓的思考方式,偏偏很多上班族只陷在自己的思考框框中。 |
二●內容摘錄: |
根據管理顧問的建議,在公司裡面確實要秉持「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如果有多餘的時間,應該「再把門前雪掃幾遍」。(p.15) 生氣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阻礙我們前進,與其花時間生氣,不如拿來思考該怎樣解決,對自己比較有益。(p.70) 專業人事之所以犯錯,絕大多數的原因都來自於專業的傲慢,因為傲慢,不肯蕭規曹隨,有時候忠言逆耳,所以事情做起來就難免侷限在某些框框裡面。(p.76) 面對迷惘,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自信。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如何在找尋出路的時候發揮長處,並準備好自己的經驗與能力來面對下一步的難題,絕對比放棄、驚慌失措來得好。(p.120) |
三●我的觀點: |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每個人都看,因為大家遲早都要走入社會踏入職場,有些人可能因為經濟困難,從小就必須要到外面打工,幫家裡分擔家計;有些人可能讀書讀完了,就業的年齡也到了,所以出來找工作。而這本書呢什麼時候看、在哪裡看都沒關係,根據每個不同的小重點延伸出來的一些小篇章,也有生活中常會出現的一些例子,讓我們可以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書中最讓我感到有興趣的一個章節是「熱心?野心?失職分不清」,因為我也有過幾次打工的機會,也常常受到一些比較資深同事們的幫助,可是明明一樣都是在幫忙,怎麼有些人感覺在幫倒忙?有些人感覺就是在出風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幫自己呢?書中有一個例子,就是書中的主角每天幾乎都在公司工作到深夜,連難得放假的周末都到公司加班,一開始公司很認同他的努力,但是一兩年下來,換了主管之後,卻把它評定為極度不適任,這件事情對他的打擊很大,於是,他在同事們的建議之下找主管談這件事,他很誠懇地向主管解釋他為公司所做的每件事,主管也很有耐心的聽他傾訴,但是最後主管只問他一句話:「你份內的工作都做好了嗎?」,頓時,他完全答不出來,因為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幫他人解決問題,收拾別人留下來的爛攤子,自己份內該做好的事也因此常延遲,工作品質也不穩定。主管告訴他:「你自己的事情沒有做好,就是失職,不管你幫別人做多少事情,可是因為你自己失職,所以造成別人也在收拾你的爛攤子」。 我很認同那位主管講的話,確實有很多人會把別人的表現當作是自己的功勞,卻忘記自己份內的工作沒做好,這樣子做反而會麻煩到其他人,總是先幫助其他同事的人,原因個個不同,有的是不懂拒絕別人,當個濫好人;有的是自己的工作做到厭煩了,藉由幫助別人、裝忙來逃避責任;有的是挑事情做,挑一些高層指派的事情,放著原本份內的工作,如果主管問起,就可以拿來當藉口。根據管理顧問的建議,是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再去幫別人,在公司裡面確實要秉持「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如果有多餘的時間,應該「再把門前雪掃幾遍」。 所以,如果一個員工很強很厲害,可以做很多事情,理所當然要被鼓勵,但必須要在「自己的事情先做好」這個大前提下才有意義,不然當我們顧著幫忙別人的時候,公司損失的不只是你個人輕忽掉的份內工作,被幫忙的人也少了這一次的學習機會,這樣的損失其實會比起被幫忙的人自己處理,要來得大多了。希望在自己看完這本書之後能活用書中的職場道理,更加懂得善用自己的優點,去補足自己的缺點。 |
四●討論議題: |
從現在開始,需要做哪些準備才能夠升任管理階層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