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2 | 甲等 |
作 者: | 麥俊民 | ||||||
參賽標題: |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 ||||||
書籍ISBN: | 978-986-320-1 | ||||||
中文書名: |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郭瑞祥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3年04月02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的作者-郭瑞祥教授。本書描述作者的人生歷程,一路走來看似令人稱羨,但其實也曾有歷經許多不如意之事,不論在人生當中有波折或者是平順,我們皆可從中汲取成長的養分,作者以親身經歷引領著讀者用智慧來管理人生的各階段──升學、職場、家庭、健康...等。 |
二●內容摘錄: |
愈明確的事,可能性反而愈小;愈明確的方向,路可能愈窄啊!(p.49) 知識,不是住在課本和報告裡,知識,是拿來活用的。(p.80) 沒有團隊概念,再多的創新想法,最終也可能只是閉門造車。(p.115) 人生的每一個過程,無論是順利、不順利,其實都蘊含機會。(p.144) 很多風景、很多事情、當下不好好把握,可能就是一輩子錯過;當你跑得愈快,錯過的可能也就愈多。(p.222) |
三●我的觀點: |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完了這本書,就好像看了一齣發人深省的戲劇作者的親身經歷有如戲劇般曲折離奇的劇情,而人生經歷也非一帆風順,反而是如灑狗血的劇情一路起起伏伏,受了不少挫折,但也就是這麼戲劇化的人生讓他有著許多的反省及體悟,也透過這本書告訴讀者,挫折是得到人生智慧必要的一堂課。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考試就是為了得高分,得高分就是為了上好的學校,上好的學校就是為了有份好的工作,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自己,那時我國中導師跟我說:「你讀書是為了你自己,不是為了我,因為你學會了那些知識就是你自己的,它在你自己的腦海裡誰也搶不走。」之後我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裡,也一再提醒學習是為了自己,是自己的事。 這本書一開始作者提到有關台灣教育方式下所形成的觀念:爭第一,害怕輸。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努力用功念書,要考第一名……等等,包含現在的家長、父母親 一看到孩子某一次段考、月考的某一科考的不太好就便開始嚴厲指責孩子為什麼考不好?甚至要求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但是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第一名嗎?不知不覺中我們漸漸忘記了讀書的初衷,一味以分數掛帥。尋求知識的本質,是為了能有能力去面對及應付未來的人生,第一名的榮耀就如同服飾上的花紋,看著賞心悅目,對保暖及防禦一點幫助也沒有!真正學會比第一名的榮耀反而更實際重要! 學習的過程之中也必然會有失敗,如果怕輸、害怕失敗,那就連第一步也不可能踏出去,更不用談「創新」和「突破」了。對我來說,吸收新知的過程,是令人喜悅的,當然,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甚至有些壓力,但一旦豁然開朗,其中的成就感及快樂油然而生。讀書應該是讓我們吸收知識,而不是讓我們當一個只會讀書、考試的機器人。 這本書也有提到作者在美國讀書的經歷,並藉此鼓勵年輕學子不要害怕踏入陌生的文化、環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有不一樣的想法,這時候反而可以碰撞出更多體悟。作者也是在這個階段,接觸到迥然不同的思考模式,並在指導教授的一席話之後,猶如當頭棒喝,才猛然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盲點。所以,如書中所述:「走出去吧!勇敢投資自己,迎向未來。這是千金不換的人生過程,走過之後,得到的是見識、成熟度、自信心。」一個人走過了什麼,決定了他的生命有多寬闊。 第五章中指出:「選擇後,要靠決心與勇氣,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無論如何拼出一條路來。」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既然已經選擇了想要的路,一定就要去把它走完,不管前方的路是否是坎坷與曲折,一定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有一句話也是同樣的意思:「我為夢想不轉彎!」為自己而學習、為自己而奮鬥,你才能成就獨特的自己! |
四●討論議題: |
「知識,不是住在課本和報告裡,知識,是拿來活用的!」請問填鴨式教育和創客式教育的差異點和何者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