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18 優等
作  者: 蔡蕎羽 
參賽標題: 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
書籍ISBN: 9789573331148
中文書名: 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
原文書名: 每一次出發,都在找回自己
書籍作者: 吳若權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
出版年月: 2014年10月27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知名企業。1995年,以藝文小說《愛一次也好》踏入文壇,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喜歡聽故事與說故事的他,而後更將題材擴大至兩性、勵志、企管等各種類型,與讀者分享他獨特的生命經歷與生活體悟。他的作品曾榮獲中興文藝獎,也連續多年獲得金石堂暢銷男作家前十名。除了「暢銷作家」的身分之外,他近年更跨足主持人與演說家,為無數人帶來激勵與療癒的力量。

二●內容摘錄:
異國風情讓我們著迷之處,或許真的是我們在家鄉渴望而得不到的東西;但有沒有另一個可能:旅行,是讓我們印證那些曾經的渴望,並非真正想要抵達的目的,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程,在旅途轉彎的地方,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p.序

出走,就是回來;遊子,亦是歸人;異鄉,即是故鄉。當我再度揹起行囊,猶如看見當年那個離家的少年,我每往外跨出一步,就走向內心一里。在地球上每個轉彎的路口,遇見心靈宇宙中不同的自己。p.序

三●我的觀點:
為了有更好的自己,每個人都願意去花時間嗎?一定有很多人都說自己願意,但事實每個人都會嫌累嫌煩而沒有真正去實踐,而我也是一樣。有時候到底是因為了什麼而困住自己?我想真正能困住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使有原因那可能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讓自己局限在一個小框框裡,作者在這本書裡認為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程。

常常說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直都是順遂的,遇到岔路的時候心裡總是有很多疑惑開始猶豫自己是否正確,卻忘了初衷,想了很多心裡總有很多小劇場顯現,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而迷失方向,漸漸地就忘了自己。作者說到:「當往外跨一步,就走向自己內心一里。」我覺得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往自己內心更靠近一步,總比選擇不出來的好,也許我做的選擇不是最好的,但沒嘗試怎麼知道呢?也許在途中遇到的挫折很大,那也是讓自己成長的過程,不論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至今我曾經努力,就算全世界辜負我,我也不會辜負自己,要的只是不虧欠任何人,這樣也能過得心安理得。

每一次和自己對話,是種成長的過程,也是一趟了解自己的旅程。有時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得失心很重,但這樣的自己總會失去了更多東西,所以就會想如何改變。是很久沒讓自己好好的放鬆嗎?這樣想的時候,其實我會二話不說,自已一個人出去走走,這是一場屬於自己的旅程,在這過程其實能思考到很多,透過旅行我們可以更了解以前不曾了解的自己,既而充實自己心靈,讓自己更成長。一個人沒有不好,只有更好,因為在這當中可以更清楚自己的目標,沒有人能左右你,只有自己讓自己離成長更近。雖然自己有夢想但沒計畫那連下一步怎麼走都不知道。一個人有夢想很好,但要有計畫,雖然無法馬上實現,只要事先擬定好就有機會實現。

我很喜歡書裡說的一句話:「每一段過去,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成熟。」我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每一個挫折都在考驗自己如何度過,也許低潮期很長,但能在這段時間裡好好去思考,自己做過什麼,錯過什麼,為什麼失去?最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沒當過自己,只是當個別人想要的模樣,其實那樣一點也不快樂。因為沒做自己而一路走來都很辛苦,活得不像自己但卻要一直過著自己的生活,但知道後改變也不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怎麼過才快樂。作者說:「他用了20年的時間,不應該活在別人的期許下,而是活在自己的盼望下。」我最該效仿的就是作者,因為這句我想我更該努力做自己而也要學著讓自己獨立一些。

四●討論議題:
如何將挫折轉化讓自己生命長成而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