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2 | 甲等 |
作 者: | 林芷嘉 | ||||||
參賽標題: | 來不及穿的8號鞋 | ||||||
書籍ISBN: | 9789866716515 | ||||||
中文書名: | 來不及穿的8號鞋 | ||||||
原文書名: | All the Numbers | ||||||
書籍作者: | Judy Merrill Larsen | ||||||
書籍編譯者: | 謝雅文 | ||||||
出版單位: | 三采文化 | ||||||
出版年月: | 2008年10月20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本書是茱蒂初試啼聲之作,學士與碩士都主修教育的她,文章寫來別有一番將寓意寄託的細膩。也曾經歷過很多工作經驗,如餐廳服務生、快餐店收銀員、門市銷售、代課老師、英語老師等,因而描寫周遭人物的生活與個性能夠栩栩如生。 |
二●內容摘錄: |
我幾乎可以在所有人面前武裝自我,但就是無法在家人面前偽裝。(p.97) 觸碰、擁抱、安慰的慾望、正是天底下母親們的工作。或許這是種把孩子變回嬰兒時期或至少幼童時期的嘗試,凡事都能用一個吻或一個摟抱修復。(p.130) 我們都想要擁抱和安慰,但當真正重要關鍵的時刻來臨時,我們卻又辦不到。我們做的只有惱羞成怒。(p.130~131) 我有多常叫學生去查百科全書?但言語卻那麼派不上用場。我無法向任何人解釋這種感受。(p.244) |
三●我的觀點: |
來不及穿的8號鞋描寫一名突然痛失愛子的母親愛倫,一開始平淡無奇的日子突然急轉直下,墜入惡夢般的生活。早上睜開眼睛時看不見小兒子詹姆士熟悉的睡臉,無法再為他買他最愛吃的零食,挑選他喜愛的衣服,一切習慣的事物都不復存在。 當我們遇到和愛倫一樣的狀況時,該如何應對?有人會選擇勇敢面對,但更多數選擇較簡單的方式----放棄。放棄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在大多數情況選擇放棄或許會被旁人指指點點,但是承擔這一切的是自己,又何必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呢?在不給別人帶來困擾的前提下,偶爾放棄是讓自己得到休息的機會。 我們常常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媽媽替自己煮飯是理所當然,爸爸接送我們是理所當然,但是就像愛倫一樣,這一切突然就在一夕之間消失了,深愛的事物剎那間不復存在,情勢逼迫你往不習慣的方向走,一個沒有理所當然的世界,對於愛倫來說沒有小兒子詹姆士的世界...“適應”的確很困難,這時親友的支持很重要,是讓你在岔路上勇往直前的支柱,就像故事中的鮑伯與丹尼爾給了愛倫做出抉擇的動力,陪伴他走出喪兒的傷痛。 在故事的前端愛倫對於騎水上摩托車的青少年兇手感到憎恨,報復心態非常明顯,他找了律師,緊緊咬住每個可以讓兇手受罪的細節,甚至是對於兇手的律師恨之入骨,但在故事後端,他意外聽見了來自兇手母親與外婆的對話,突然改變了想法。愛倫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了母性的連結,無論他們在每個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有多南轅北轍,母親這個身份永遠都能聯結發自內心深處的觸動。重新思考了自己的面貌、立場,報復真的是對的嗎?我想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會比自重要,無論是對於愛倫或是兇手的母親。 故事最後,愛倫不顧旁人眼光在法庭上和被告和解。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若不是在這場意外中喪命,有一天或許也會變成坐在被告席的兇手樣貌。他並非一位嗜血怪物,而是一位鑄成大錯、又驚又恐的孩子。並非是放棄了母性,反而是透過了原諒的方式更昇華了母性,無論是對詹姆士亦或是兇手都是最好的結局了。 紀伯倫《先知‧論孩子》裡提到:「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經你所生,確非由你所造,他們與你相伴,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你們的愛,卻不能灌輸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囿限他們的肉體,卻不能禁錮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寓居在明日之屋內,你即使身處夢中,也無法造訪」孩子即使出自父母,受父母之恩,卻仍舊是單獨的個體。 這個故事帶給世界上所有為人父母最深切的啓示。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有一天我們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失去摯愛,這樣放過兇手真的是正確的做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