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 特優
作  者: 王妍卉 
參賽標題: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書籍ISBN: 9789578468511
中文書名: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原文書名: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書籍作者: 米奇˙艾爾邦
書籍編譯者: 白裕承
出版單位: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1997年
版  次: 二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曾經他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的浮沉,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直到十六年之後,才在一個最偶然的機會和老師重逢。而他的老師,只剩下生命最後幾個月的時間。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星期二的課。這次,課堂上的學生只有他一人…
關於活著,每個人總有自己的哲學;假若現在有個人預知自己即將死亡,那麼他面對的種種與如何活著是不是現在的我們應該安靜諦聽的呢?

二●內容摘錄:
有時候你不能相信眼睛所見的東西,你要相信你所感覺到的東西。你若要讓別人信賴你,你也要感覺到你可以信賴他們。P.80
要讓別人相信你,你也該相信別人。是沒錯,可是有些人該不該信是無從判別的,除了相處也只能用親身體會來辨認了吧。P.80
你母親過世已經是七十年前的事,心中的傷痛還在嗎?「那還用說」p.93
不是不想念,是不能去想,這樣才能正常的生活。為了新家庭,只能對逝去的人選擇遺忘,非常悲傷,卻又別無他法。P.93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是一個被宣告即將死亡的教授他為主角米契爾上的十四堂課,在講述人生意義的道理。我覺得看完後非常充實而感人…當你被宣告即將死亡,那麼你會坦然面對像平常般的生活,還是等待死亡呢?書中的教授他選擇的是前者,於是再為最親愛的人上最後一次的課,教授認為死亡不代表了什麼; 他曾說過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它當真。這句話讓人反思,自己何曾思考過死亡? 不見棺材不掉淚,我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用很樸實簡潔的手法完成這部深入人心的作品,讓這本書沒有艱澀難懂的字句,但其中所包含的卻是教授墨瑞畢生的經驗,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暢談著生命與死亡。
書中主角是位在社會中浮載浮沉的人,在偶然中遇到了他大學時的教授,再次重逢卻發現教授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於是他留下來傾聽教授的課,教授也用他的人生世故來融化他被社會緊箍的心;在主角很迷失的時候他自己曾說了一句話:我花了數十個小時,讀著對我自己毫無意義的東西,電影明星,超級名模的最新小道消息。但他們對別人的人生戲碼如此樂此不疲,將自己好幾天的時間花在上面。讀到這,我才霎時回過神來,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在乎與自己不相關的事情呢?為的是打發時間?還是對自己的不滿發洩在別人身上?或許有一天認真思考起來時,我們會後悔花費時間在這些事情上吧。教授他沒有許多時間 也不會去關心這些的八卦,也許要等我們年老後才能明白…時間與自己,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真正的去探討自己,就沒時間去在乎別人的消息了呢!

雖然他剩的時間不多 但與米奇相處的時間顯得漫長又充實,墨瑞說「我很快樂。」;看到這得我覺得很難過,為什麼年輕健康的我們時常要抱怨,總說自己很累;書中教授雖然病痛,卻十分堅強而誠實的看清自己剩下的時間,偶爾掉下了眼淚,他說沒關係,論誰都有哭的資格。「我感覺自己回到小寶寶時期,不會走路,不會吃飯,卻有人關心需要人照顧。」緩慢的說話的墨瑞,米奇聽著,以前從不留露外在情感的他,上前擁抱了墨瑞。沒錯,是人都可以哭。這一幕非常感人也很發人深省,刻板印象拴住了男人可以掉眼淚的資格,憑什麼要讓世人的眼光來封鎖自己呢?然而回到第一句,墨瑞曾說過…死亡,是件悲傷的事情。但活的不快樂也是悲傷。來看我的人,有許多都不快樂。好似在說活的不快樂就如同死亡般,行屍走肉的活著 人生還有意義嗎?這句話從一位經歷了生老病的教授說出來十分打動人心,既然活著,那就該活的燦爛一點。

死亡讓每個人都變的平等,終點是一樣的,就取決於怎麼活。我認為死亡並不悲傷,能夠從陪伴到死亡才是最長情的祝福,死亡是一次的歷程,活著充實死就不可怕,死是自然的,我們並不高於自然,凡有生者,必有死,他也說過。正因如此…教授死亡時,米奇才對教授做了彼此的約定吧,上了那麼多的人生道理,他明白了教授要他學會的愛和寬恕,婚姻,執著和遺憾,墨瑞死去並不帶任何後悔,因為墨瑞最後的課他及格了。

這堂課如同一開始作者說的 沒有畢業典禮,只有一場葬禮。非常感人,且有價值,不是一定要傷痕累累或經歷了許多折難才能體悟出生活的道理,這本書我覺得是在說不必盲目追求結果,真正體悟到的是歷程,在講的是人生。描述世界要如何美麗,就是『不相愛,即如死滅。』墨瑞曾上過的一課,也是他的座右銘,這句話簡潔有力,互相喜歡才會擁有包容,互相討厭,看人不順眼,那麼你在別人眼中就會是醜陋的。世界要美取決自己的心態。這十四堂課我覺得都很有道理,不會太凝重也不失幽默,偶爾悲傷偶爾互相問答,是非常充實值得探討的一本好書。

四●討論議題:
墨瑞雖然只上了十四堂課,每一堂課卻都不忽略人生的小細節,雖然得了漸凍症卻還是誠實面對這樣的自己,會有多少人擁有這樣的勇氣呢?所謂〔誨人不倦,至死方休〕大概就是指這樣的好教授吧。教導至他臨走之前,簡單而樸實。不過這堂社會中的課,寬恕,愛,婚姻,金錢,後悔,遺憾對許多人來說卻十分困難…你 能否在墨瑞的這堂課上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