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8 甲等
作  者: 吳祐宣 
參賽標題: 偷書賊
書籍ISBN: 9789866973420
中文書名: 偷書賊
原文書名: the book thief
書籍作者: 馬克斯.朱薩克
書籍編譯者: 呂玉嬋
出版單位: 木馬文化
出版年月: 2007年8月
版  次: 初版82刷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九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在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手冊。寄養家庭位在慕尼黑凋蔽貧困的區域,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時時威脅人命。養父為她朗誦手冊內容,並開始教她識字。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發現了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幫助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二●內容摘錄:
那個夏天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結束。當我回想起那段時間,我想自己沾滿油漆、滑溜溜的雙手,還有爸爸在慕尼黑街上走動的腳步聲。同時,我知道一九四二年有一小段夏天時間只屬於一個男人,有誰會為了半根菸捲的代價為人上漆呢?只有爸爸,那是爸爸會做的事情。我愛他。《p.313》

三●我的觀點:
《偷書賊》是一本由死神來擔任說書人的角度,由祂來述說的感人故事。書中女主角莉賽爾在前往寄養家庭的旅途中,弟弟不幸死亡,卻也在此中偷了第一本書,開起了主角對文字的渴望,故事也因此拉開了美麗的序幕。

其實也不能說是美麗的序幕,戰爭的危害、人心的恐慌與現實的殘酷,無人能避免這一切的侵蝕。將這紛爭抬上檯面,在這淒涼的故事中尚未得到公正,以及女主角弟弟的身亡,和自己親生母親的最後一面,讓這書有了沈重的開端,死神也透過顏色、背景與他多愁善感的個性讓整個開頭更加的感傷,然而在充滿淒涼的畫面中,卻出現了一本掘墓工人手冊,故事也因此慢慢的轉成緩和,故事的走向也逐漸轉變成日常,女主角有了鄰居,有了養父母,當然也有了陪在她身旁的朋友-魯迪,但要說平靜的日常,卻又不能這麼說,一群人出現在女主角的身旁,所有人的個性與個別的狀況,在這平靜的日常添加了一波波的風浪,這些高潮迭起的劇情,讓我更深深的被它所吸引,一拿起便無法放下這一本書《偷書賊》。

故事中有個男孩叫做魯迪,他天性活潑好動又樂觀,讓這悲傷的故事中添加了幾分的歡笑,使我對他印象非常的深刻,他總是喜歡幫助他人,即使那對他沒什麼好處,有時還是自我調侃自娛娛人,即使這時代是悲傷,是黯淡,是絕望,他還是一味的保持他那天真的笑容,他也是女主角身旁一位不可或缺的朋友,她傷心時他賜予了安慰與歡笑,她無助時他給予了幫助與支持,我非常喜歡魯迪這個角色設定,總是在一片茫然的黑暗中帶出了那一點的光明。但很遺憾的是魯迪最終也隨著戰爭的無情離開了這世界,同時也離開了女主角的身旁,讀到女主角抱著魯迪的屍體痛哭流涕地那一刻的畫面,我也不得不承認哭的不只是女主角,我也情不自禁地泛紅了眼眶。

看完整個故事,我讚嘆的是作者巧妙的文筆,真的有如妙筆生花般一樣,故事背景的描繪,不管是街上的日常還是戰爭無情的摧殘,所有的景象就像是自己深入奇境般的呈現在眼前,縱使現在看完了整本書,但那一幕幕的畫面還是令我回味無窮,不只是在背景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作者也將人物的個性描寫得活靈活現,感覺每一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物的個性非常凸顯,讓我不會一時搞了個糊塗,整體故事中毫無半點廢話,一個接一個的緊張節奏宛如永生不息的心跳,讓人真的有種停不下的感覺,也挑起了我對那段歷史和那段戰爭的回思,甚至更加的瞭解到文字的力量是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故事成功打破了文字的極限,《偷書賊》這本書真的值得一看,我十分推薦。

四●討論議題:
難道人類就不能放下傲慢與偏見,停止戰爭與紛爭,和平共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