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02 甲等
作  者: 王宣岑 
參賽標題: 麻辣心理學
書籍ISBN: 9789571361147
中文書名: 麻辣心理學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姚堯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時報文化出版
出版年月: 2014年
版  次: 初版一刷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所謂奇特行為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本書揭開心理學中最幽暗、最深層的秘密,諸如自閉症、潛意識、憂鬱症、催眠、同性戀、殺人狂、性變態、臨終關懷等,除了是你應該瞭解的在自己,更重要的是如何同理別人的心理狀態,從而積極關懷。以社會重大傷害案件來說,大眾應該開始重視人的心理偏差問題對行為的影響力,透過對特殊心理的了解,即時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傳達出的警訊。

二●內容摘錄:

  好人有好報,創傷事件的經歷者會說自己為人善良,一貫行善積德,怎麼災難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呢?(P.92)

  「你滅或者不滅,我就在這裡,不增不減。」同性戀的存在就是人類生物多樣性的表現。(P.184)

  每個人都曾經思考一個「世界性難題」:愛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這裡我想說說心理學上的答案──愛之三角。(P.104)

三●我的觀點:

  我選這本書來閱讀是因為自己還蠻喜歡心理學方面的書,加上自己本身也蠻喜歡去看一些有關心理學的影片等資料,這本書裡面包含了憂鬱症、殺人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同性戀、自閉症等…一些探討人類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同性戀方面的話題,雖然我自己不是同性戀,但因為生活週遭有少數朋友有這種傾向,加上現在多元婚姻觀的逐漸開放,同性之間的戀愛已不再是禁忌,同性戀不是病,他們就跟普通情侶一樣,只是性別不同而已。就像書中所說的這首古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首詩把男女間的海枯石爛,至高死不渝的情感,描繪得非常傳神,用它來形容同性戀者之間的愛情,也絲毫沒有違合感!同性戀的感情生活與異性戀的愛情相比,從形式、內容、熱烈和真摯的程度其實都一樣。

  然而,人都有喜新厭舊的本性,異性戀如此,同性戀也是如此;但是異性戀所受到的社會鼓勵和婚姻約束,卻是同性戀所沒有的,在大部份的社會來說,同性戀還是有很多人在議論的,談一場同性之戀要面臨外界各方的壓力和自已內心的衝突,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性的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這本書中也是有類似的探討。

  有時想想這個社會病了,還是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現在的社會亂象愈來愈多,變態作為層出不窮,思想偏激的人愈來愈多了,此時,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相對就非常重要!殺人事件、分屍案件時有耳聞,也常常看著新聞,心想:「到底什麼樣的教育和觀念會讓他變成如此可怕的行為和做法?現今的教育不是教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和做法嗎?」心理出了問題,行為也會產生失常,這本書就在敘述對於特殊心理的觀察及了解,讓我們可以了解自己或他人,甚至在一些偏差行為發生之前,能夠防患於未然,避免傷害和遺憾!畢竟小燈泡女童事件、捷運站隨機砍人事件,造成人心惶惶,社會動盪不安,人人自危,這不是我們要的社會!

  本書也有提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我們常說「睹物思人」,但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卻不是這樣,患者不需要親眼見到,那些曾經經歴的悲慘事件,只需要一點點類似的動作、和影像便可以再次體驗到當時的感受了。因為那些事件早已在他的心裡造成了不可抹滅的陰影,那些恐怖的回憶和惡夢般的影像,會突然闖入他們的腦中,或者在現實裡、夢魘中,一次又一次的不停浮現,這便是所謂的「閃回」,讓患者頓時感到無處可逃,911事件倖存者、及八仙氣爆的傷患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相關描述,他們承受了極大的痛苦和創傷,需要專業的人帶領他們走出傷痛及陰影。

  讀完這本書覺得獲益無窮,一方面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從閱讀中得到了樂趣和放鬆,在假日之餘,選擇一本想看的書來消遣,也算是人生一樂事!

  
  

四●討論議題:

  你認為各個心理疾病的人,可以保有隱私權嗎?還是必須登記有案,確保其他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