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02 | 甲等 |
作 者: | 林怡吟 | ||||||
參賽標題: | 用心醫病 | ||||||
書籍ISBN: | 957324750 | ||||||
中文書名: | 用心醫病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許添盛/王季慶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02年10月01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我們以為身體就像汽車,會隨著時間磨損,終至腐蝕成一堆廢鐵,所以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歷程,疾病是人類無法逃避的宿命。其實正是這種不信任身體的信念,不斷催眠體內的每個細胞,讓它們慢慢相信自己的無能為力,把身體拱手讓給了攻城掠地的細菌和病毒。於是作者從新時代的思想出發,配合身心科門診臨床上的實證,在本書中提出二十餘種常見疾病與心靈的關係,目的便是希望幫助讀者正視身體透過疾病傳達的訊息。 |
二●內容摘錄: |
我們必須瞭解,外科醫師能做的只是把傷口對齊縫合,至於能不能癒合還是得靠自己!(p.34) 憤怒是個情感溝通的工具,它可能造成破壞,也可能發揮建設性的意義。(p.158) 於是治療時我必須一再地給予他們健康的信念:沒關係,承認自己的怯懦不會令你成為一個沒用的人。(p.195) |
三●我的觀點: |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的疾病越來越可怕,也有很多新的病毒出現,連得病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下降,有一些年紀小小的孩子也得糖尿病,或是癌症,真的很不可思議。不過現在還有另一種病也越來越多人得到,那就是心病。心病是最難醫治的,它不能依靠藥物來治療,而是要靠自己來治療。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自己沒辦法自救的話,那就算是多好的醫生,多好的藥物也沒辦法能完全醫治。還有一些病人一開始會以為自己有疾病,到後來也真的如其所願的得了疾病。健康不代表身體健康就好,而是心也要健康,想法也要正確正向。例如:個性要開朗、樂觀,不要煩惱不必要的事物,很多人都認為只要不吃垃圾食物,多吃蔬菜就很健康,其實我之前也是這麼認為,不過看完了這本書,才知道自己之前的觀念並不是很正確!書上也指出不要太迷信健康食品,營養均衡反而比較重要!還有,充足的睡眠也是不可少的。 現在的醫學可用藥物和手術治療疾病,然而,欣裡的並不能動手術,吃藥也只是輔助而已!心靈的健康問題已然成為現代人要重視的問題,書中有一些方法可以有幫助,例如:聆聽聲音的治療,試著專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讓身心真正的放鬆,身體內在的自我療癒力量也將被發動。現在,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常會有我很痛苦的想法、我不想再繼續下去了、快要崩潰了,其實,有憂鬱症的人,他們的家人應該都很煩惱,應該是要跟他們說不要放棄,還是該順著他?我認為這分寸和拿捏其實是蠻困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應該要給他們支持,可是有時鼓勵的話會讓他們覺得很煩燥,這時,可能先別急著說甚麼,就是陪伴吧!陪伴對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作者談到了恐懼!對我而言,要超越自己內心的恐懼,我覺得這個任務對我有點難,我恐懼未知,也恐懼改變,往往都因為如此,一直停留在原地,雖然我知道很多事只要經過內心這關,可以堅持改變,那就沒什麼問題了,只是對我來說,這是我的弱點。 作者提到此時該不斷鼓勵自己,要跟自己的內心講說;我可以的,痛一下子就過了,加油。每次一點點的改變,日子久了,就可以看出大變化,所以,要多跟自己內心講一些加油的話。或是找可靠的人說,不要都憋在心裡,這樣容易造成心生病。也不是要你把所有的事都完全發洩出來,而是可以試著自己找出方法來幫助自己放鬆,例如:運動、聽音樂這些等等的休閒。而且如果沒有把一些事發洩出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累積久了是會爆發的。 心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器官,心情的健康更是不容忽視!我們應該要多多關心自己的心,也就是真正愛自己,首先愛自己就該先扇待自己,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我看完這本書的想法。 |
四●討論議題: |
我們常任為憤怒是負面的,但是本書指出:「憤怒是個情感溝通的工具,它可能造成破壞,也可能發揮建設性的意義。」這句話是甚麼意思?說說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