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02 | 優等 |
作 者: | 陳姵羽 | ||||||
參賽標題: | 慢情書:我們會在更好的地方相遇嗎? | ||||||
書籍ISBN: | 9789863426905 | ||||||
中文書名: | 慢情書:我們會在更好的地方相遇嗎?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林達陽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6年09月30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慢情書》為林達陽的第二本書,也是第一本短文集結。全書分為兩輯,分別以旅人與新兵兩種身份書寫愛與青春的自疑和傷逝。在自由與不自由的兩極,透過一封封寄給S的書簡和短訊;回憶的斷片、自我追尋的旅途中,一次次觸碰心底對S的情感,再一次次的走向世界。 |
二●內容摘錄: |
我何其幸運,曾這麼接近那些終不屬於我的幸福。(p.60) 那滿樹黃葉始終都在,即使我遠遠離開,重新靠近,但那樹彷彿是不曾落下任一片葉子的。秋黃的每片葉子,藏在彼此相仿的顏色裡。(p.73) 我大可停留,我也沒有理由停留。只好盡了全力拚命的跑吧,不知道在追著或逃避什麼。(p.74)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主要的內容是對自己和愛情道謝以及道歉。作者林達陽先生把本書定名為《慢情書》,是因為這些文字最初都是心有所寄但卻為時已晚的書信。本書總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旅行的意義〉,雖然我並不了解它其中的含義,但是我認為或許這些是作者他想表達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可視為是人生的旅行過程,也藉著記錄下來,寫給心中的「她」;而另一部分則為〈秋天的兵〉,則為作者寫入了當兵期間思念著「她」的心緒。 而這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秋天的兵〉裡面的〈溫柔的紀念〉,作者以徵集時前往成功嶺的方向,表達出了作者更接近「她」的同時卻也更遠離了「她」,文中寫出了離開「她」時的心情。且在這篇文章最後林達陽先生引用了〈海角七號〉中的「我不是放棄妳,我是捨不得妳。」以及「原來都有甜美的來歷。」兩句台詞來作為結尾,表現出作者與「她」漸行漸遠,而所謂的漸行漸遠並不只有實際距離的遠近,還包括了內心的感觸。讀來令人不禁有惆悵情緒,但也有淒涼的美感。 當初會想閱覽這本書,一開頭是因為它的書名吸引了我,腦海中浮現了——什麼叫做《慢情書》?覺得很有興趣就拿來翻翻。一開始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美、有些深奧,一開始有一頭霧水的感覺,繼續看下去才豁然開朗,理解了作者想表達的意念。 我覺得作者對「她」的思念很深、情感也很細膩深刻。作者表現出了對「她」的所有情感以及眷戀,即使他們沒有在一起了,作者對她的情感依舊,這令我十分感動。想像若是自己,能夠擁有如此深情的情感,雖沒有結局的話也不會遺憾了。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個未知數,結局的完美或遺憾是不能視為有否意義的依據,由其是愛情,但我覺得只要有「心」,用「心」去體會與感受彼此,即使最後沒有在一起,這一段關係還是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帶來養分及美好回憶。就如同作者用心體會,才能夠對「她」如此的深情,即使他們最後沒有在一起。 其中內容有句話:「我何其幸運,曾這麼接近那些終不屬於我的幸福。」這句話令我非常的感慨,每個人都有資格獲得幸福,幸福並沒有屬於誰或不屬於誰。即使它最終不是我的,至少我得到過「幸福」,那就夠了,這樣的想法很唯美,也很珍惜!幸福是無形的,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被對方所珍視,即使是回憶。 相較於作者看待過去的愛情和心所屬的思念,再看看報章媒體的一些情殺情虐事件,真是大相逕庭!我認為愛情若沒完美結局,最起碼要能「和平」,也就是很好分手,畢竟一場愛情中如果真愛過,就不要讓雙方受到傷害,甚至是分手後也希望對方幸福,但現實社會有些人太過偏激和不成熟,常使得兩敗俱傷,不願意對方能夠幸福。我希望談戀愛的人們可以看看這本書,體會分手也很唯美、也可以分手 後仍然祝福對方。 |
四●討論議題: |
在愛情中,並不是都會有圓滿結局!請問,您認為分手後還需不需要做朋友?原因何在?說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