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8 特優
作  者: 蔡佳吟 
參賽標題: 一代詞后李清照-傳奇才女的婉約詩詞與蒼涼人生
書籍ISBN: 9789865723316
中文書名: 一代詞后─李清照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木溪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野人文化
出版年月: 2014年4月30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李清照的慧心獨具,在於他以女性的身分,描寫出深入人心的詞句;而她的文壇地位,則在於它擺脫了傳統女性的視野,進一步開展出無懼、有氣度,甚至凌駕於諸多男性之上的感慨之語。本書的作者木溪,特別精心蒐羅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三十八首詞作,藉由六種的經典花草意象,娓娓道來那宛若花季的一生;從未經人事的青梅年少、紅豆相思的思慕青春,再到黃花瘦弱,直至寒梅殘、梧桐盡、雨打芭蕉的流離晚年。
 

 
二●內容摘錄:
易安未著筆來描寫分離時的場景,而是直接跳躍到了分別之後,但她為丈夫送行時的畫面也不難想像。「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她是個聰明的女子,聰明到懂得克制。 (p.117)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從青澀走向成熟,最難逃開的就是愛情的羈絆。雖然愛情給自由套上枷鎖,但是如果沒有愛情,自由也將無家可歸。 (p.31)
 

 
三●我的觀點:
中國歷屆朝代中,名聞遐邇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像是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蘇軾、辛棄疾等等……,但往往皆是鬚眉之身,在這萬綠之中唯藏著一點紅,那就是遠近馳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古代女子往往不配受教育,因此識字的女子固然鮮少,但李清照也非唯一的女性創作家,自古以來其實也不斷有少許的女性在進行創作,可惜的是所作的作品並非被保存下來。然而李清照在古代算是幸運很多了,書中提及李清照出生於書香世家,作詞不輟,不但行為上、思想上都飽受開明,更較其他女性作家來得幸運的是,李清照所作的作品包括詩、詞皆大多有被保存下來,供後世賞析。

「一代詞后-李清照」本書是針對李清照的詞加以賞析,使讀者更能真切體會,這一位活躍於宋代詞壇的女詞人所表達的情感,李清照的詞風有分為前期後期,前期的詞風較為婉約、抒發對丈夫的思緒之愁;後期的詞風稱不上豪放,但比起婉約有更多了一股淒涼,劃分約介在丈夫趙明誠的離世以及北宋的滅亡國都的遷移,面對如此奏大的轉變,心情確實會低落幾分。

書中不僅是對李清照的詞作加以賞析,也收錄了許多李清照的故事,其中也幾則令我頗印象深刻,太學生趙明誠的父親想要替趙明誠擇婦,有一日明誠晝寢,夢誦一書,起來的時候卻只記得其中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看似簡單的十二字卻偷偷替趙明誠埋下伏筆,其父解,言與司合為詞,安上已脫即女,芝芙草拔為之夫而字,看到這裡我不禁會心一笑,也許是前世的因果,也許是命中的注定,宣告趙明誠乃為詞女之夫,不知道是真的前世因果輪迴像是賈寶玉與林黛玉那般再續前世未了抑或是趙明誠為了表達愛慕刻意所作,我們不得而知。

李清照所作中有一闋詞「醉花陰」,其中三句是寫「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寫的貼切,因李清照與趙明誠分隔兩地,心思之情甚重,不禁使李清照寫下這三句佳句,不要說想你思念你不銷魂不費心費神,當外面西風捲起簾時,簾中的我早已比秋日的黃花來的更顯消瘦,這短短三句,很真切的表明,李清照對於趙明誠的思念,相傳有一日李清照將這闕詞寄給丈夫,明誠讀罷,比試之心大起,三日作詞五十,也將易安這首混入其中,給友人陸德夫點評,再三把玩後,說:「只三句絕佳」,便問道是哪三句,也就是醉花陰最扣人心弦的此三句,這才使趙明誠心悅誠服,對於妻子的才華心服口服。

作者曾在書中提及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取名於陶靖節「歸去來詞」中的「倚南窗已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一句,在簡陋的環境中坦然安適,這是靖節先生的豁達,也是易安的心願,易安一心想看齊靖節先生,可惜的是生逢於重文輕武的宋代,即便文人地位再從高,面臨武打卻仍遜色幾分,晚期的生活卻又更加悲淒,丈夫離世、北宋滅亡、國都南移、身無兒女相伴,甚至有些人還魂替易安冠上改嫁後婚姻不幸,從此對愛失去希望的那股悲情,這種種的苦,致使李清照晚年過的非常不安。破曉曙光、鴂鳥鳴啼,對於深陷黑暗之人,是頗有希望的光明,可惜的是李清照才在詞中表明,鴂鳥鳴啼破窗而入,從噩夢清醒自然是好的,但伴隨而來沒有你的一天,與這又有什麼區別。連最後的美好在易安眼裡也成了不好,作者說了一段話我很喜歡也很刻骨銘心,作者說:「總喜歡稱她易安,因為每稱她一聲易安就是替她前世的不安減輕些許」這段看似平凡卻是那麼溫暖,這也許是另類的無私,只因喜歡易安,也如同張愛玲所說的:「哀矜而勿自喜」。

易安的人生起伏,分別用四首詞作,伴隨四季來看最合適不過了,南風臨前的含苞待放,詞作「點絳唇」供人品嚐,婚前的易安對於愛情仍有些憧憬,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等待那位值得花開的識花者,詞中寫到易安擺盪的鞦韆,看到客人來了害羞的躲了起來,髮飾、鞋子也都掉了,十分害羞,但易安的個性,十分活潑、開朗機敏、也不受禮教限制,因此偷偷的倚門回首,卻假裝是在嗅那青梅,這闕詞很直接表明了易安對於愛情的害羞,以「春季花的含苞待放」最合適不過。

薰風彿來綻放的盛而不妖,詞作「減字木蘭花」首推為要,與趙明誠婚後的生活,起初是讓他人不禁稱羨,就像蓮花在盛夏季節綻放的盛而不妖,這是易安一生當中最幸福的時分,詞中寫到他與趙明誠上街閒逛,看到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易安知道花美,所以就害怕趙明誠說上花好,就興起拿花簪花,硬是要趙明誠比看看是花美還是她美,看到這其實暗藏著許多甜蜜,剛新婚的二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鶼鰈情深感情甚好,即便這樣小小鬥嘴鬧戲,也令旁人稱羨,這段生活以「盛夏蓮花綻放的盛而不妖」再貼切不過。

商風襲來所伴的思夫之愁,詞作「醉花陰」道盡所有,重陽節的夜晚,無君相伴發,這闕詞是趙明誠與李清照分隔兩地後所做的作品,類似的作品很多很多像是一翦梅等等……,但我認為此闕詞最後的三句用來說易安的生活,無比適合,窗外的寒意透入帳中,別說我想你不銷魂,但西風捲簾時,人比黃花瘦,最後幾句將相思之情表達的鞭辟入裡,正中所有心裡有思念的人,都不禁隨之嘆息,以「商風襲來所伴的思夫之愁」形容這段生活,十分深刻。

朔風刮起與君天人永隔的思念之情,詞作「聲聲慢」真切表明,上片的七組疊字使人傾倒,但更撩人心弦的是易安「尋尋覓覓」卻偏偏尋不到的絕望,這是趙明誠過世後的作品,心境也轉為冬季,冬季更寒,比起秋季來的更使人感到絕望,百花枯枝,唯有梅花傲立,就像易安的感情生活,唯有易安一人,一個人的黑暗難熬、一個人的黃昏梧桐細雨也難熬,這樣的難熬常迫使易安無法喘息,這樣的情況,豈是一個愁字說的盡,也許看來輕鬆,但卻深感絕望,以「朔風刮起天人永隔之情」最適意了。

易安的一生,百轉千回,崎嶇坎坷,是命定的坎坷淒美,還是上帝的不公平?易安要怪,是該怪誰,該怪不該生逢這個時代,還是該怨不滿上天的安排,如果沒有這樣的歷盡人世,也許我們後世也不會懂得有這麼一段的淒美人生,易安的詞哀婉淒美,卻令人絲絲入扣,唯有易安,才能如此說服大家。
 

 
四●討論議題:
倘若易安生逢於現代,所見現代世界如此開明開放,易安的詞風,是否會有別宋代?
假設易安乘上時光機來到現代,對於愛情絕望的易安是否會願意再與現代男生談一場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