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2 | 優等 |
作 者: | 杜秀娟 | ||||||
參賽標題: | 每一次出發 都在找回自己 | ||||||
書籍ISBN: | 9781957133131 | ||||||
中文書名: | 每一次出發 都在找回自己 | ||||||
原文書名: | 每一次出發 都在找回自己 | ||||||
書籍作者: | 吳若權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皇冠 | ||||||
出版年月: | 2014年10月27日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他是各大書店排行榜上的常勝軍,同時也是形象清新的熱門媒體主持人及廣告活動代言人。他有著水瓶座的活躍聰明,企管人的敏銳精準和創作者的細膩善感。浪漫與理性、認真與隨行、柔軟真心和誠懇熱情、在他身上總能圓滿調和,展現出精準細緻的獨特風采。吳若權是臺灣的暢銷作家,寫作領域橫跨散文、小説、電腦、企管和歌詞,也是資訊界行銷企劃高手、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公益活動及廣告代言人。 |
二●內容摘錄: |
當心中浮現夢想時,就要開始計畫!(P.77) 身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節奏、能夠用心去記住對方的時間和作息,無論對象是家人、情人、或朋友,確實都是一份牽掛,來自彼此深厚的愛。(P.160) 當下的感動與日後的回憶,其實不能完全相提並論。照片能捕捉的,是方格內的影像;你心中的想望,永遠超過相機記憶卡的容量。(P.166) 無論人物或風景,美麗與耐看,通常很難兩者同時兼具。若能並存於一,或許不是他本身的條件好而已,也要歸功於懂得欣賞的眼光,以及永遠不厭其煩的包容。(P.220) |
三●我的觀點: |
為了得到更好的自己,你隨時都願意做出改變嗎?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說願意,可是要實行時,卻會對於未知和對現階段的眷戀而裹足不前,而且我也不例外!也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問題,因此作者寫了這本書來鼓勵世人,讓人們願意放下很多的執念,接納所有未來發生好的可能。 到底是什麼困住自己了呢?即使行動上可以任意地遊走,未必換到心靈的自由。我想真正困助自己的人是自己。作者認為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程,在旅途轉彎的地方,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而且每一段的經歷,都有助於自己活出更好的人生。那甚麼是「更好」呢?所謂的「更好」,並不是因為更有錢、更富足,而是因為虔敬地願意為愛而改變自己,包括徹底地臣服與完全地接納,世界與自己所有的不完美!這番醒悟對事事都要追求完美的我而言,確實是一種很大的改變。 每次和自己對話,其實都是一趟心靈的旅行。愈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愈容易忽略和自己對話的機會。反而是困頓挫折的階段,我比較有機會傾聽自己的心聲。我提醒自己,每天至少晚上睡前可以靜下來想想,讓這樣的習慣,可以幫助自己更進一步覺察,不會被喜悅或悲傷的心情,掩蓋對生命本質意義的追尋,也不至於被每天的忙碌淹沒住了解自己。人生道路,隨時隨地要保持著可以重新出發的心情,願意放下擔憂的瀟灑與決心,才能啟程。 當你的心中浮現了什麼樣的想法,就要開始計畫,讓它付諸實踐;即使礙於現實生活中的限制,但只要你很想去做,就能不斷的在心中懷抱這樣的熱情!有夢想卻沒有計畫的人生是空洞的,有夢想很好,但更要有計畫,即使無法立即實現,但只要一步一步的實踐事先擬定好的計畫,就能慢慢實現自己的夢想! 常常在說人生道路上,是不可能每一步都能走得很順,而且當人們遇到十字路口的時候,就會開始猶豫、想的很多、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然後開始因為找不到而迷失方向,再漸漸的遺忘真正的自己。「當往外跨一步,就走向內心一里。」這句話讓我最印象深刻,我做的每個選擇都是因為對自己的相信,所以才能秉持著對自己的堅信而往前進。我覺得每一個曾經,都是自己辛苦努力用汗水化身成的回憶,且是不論結果是好是壞的,在每一個過程,也都是無數個對與錯的自己累積而成的。在這個世界上,或許人們能夠可以遺忘掉我,但唯獨就我自己不能夠辜負了自己,因為在這世界上,就算別人知道我的個性、優點、缺點、興趣嗜好,但只有我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內心真正想法的。 作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他說,不應該一直活在別人的期許下,而是活在自己的盼望下,從原本寂寥天空下,變成掌聲中的祝福。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因為作者,讓我又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
四●討論議題: |
人們常常從這個事物到那個事物,但每一次改變都是不一樣新的出發,你覺得重新出發會有怎樣的心情或改變?會患得患失嗎?說明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