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22 甲等
作  者: 陳沛渝 
參賽標題: 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
書籍ISBN: 978957038110
中文書名: 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李思源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平裝本出版有限公司/皇冠出版社 (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1年12月
版  次: 初版 2011年12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一趟具有終點的流浪,充其量只是旅行。我的爸爸媽媽,李國修與王月,他們對於我和妹妹慧的教導從來沒有一套完整的模式。但他們一絲一毫的動作與一字一詞的話語,我們全都記在心中。十五歲隻身離家海外求學,我奮鬥的唯一信念就是我爸媽留在我身上的記號。在留學的流浪過程,我看見許多不同的眼淚,也流下了來自我心深最底處的眼淚。在我追逐夢想的路上,我發現了五種最具意義的眼淚,離別、寂寞、悔過、信任、驕傲。

 

 
二●內容摘錄:
到底我才領會,所謂的成長,終究是為了犯錯。(p.29)
  我終於才了解,所謂的「堅強」不是人類的一種性格,而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學會的一項「技能」。(p.45)
  所有現實都在轉化之時,如果心靈上不跟上這樣的變化,只會讓自己的存在,感到更加渺小(p.192)
 

 
三●我的觀點:
這本《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這本書的書皮上沒有簡介,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如果你一直不知道自己是甚麼「角色」,那該如何在舞台上繼續走下去?』作者李思源之前並不是作家,他有一對很知名的父母∼李國修與王月,他從國三開始留學生活,起初他剛開始想出國是為了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去的,但卻沒想到一個人離開台灣後,在國外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感受,而且是不好的感受,他到溫哥華獨自一個人在外地,感覺到陌生、恐懼和寂寞,也時常想念台灣的生活和朋友圈。

  李思源的出國留學就好比一個築夢的過程,築夢的過程當然不是只有順遂,他在出國留學後的第一年因為身旁沒有朋友在,青少年的他在不適應之下幾乎是天天翹課,而且花整天的時間在奶茶店裡,為得只是想得到些人的溫暖,荒廢了學業還失去了爸媽對他的信任。但當他爸媽打電話跟他說:「你連高中都沒有畢業,那你就回台灣當兵。你要搞清楚,這個家沒有欠你,不需要太難過。沒有甚麼好留戀的,要怪自己不珍惜」。當他聽到爸媽的話後內心充滿了絕望,不過也因為父母的當頭棒喝讓他頓悟了,他勇敢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去彌補過去自己的錯誤態度。

  在築夢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就像作者李思源一樣孤單且毫無援助,但可能會因為偶然的際遇下你聽到某人說的一句話、遇到某件事、看到某本書的一段話等等之類的,頓時開悟了解自己的處境,因為當你在築夢的過程中,任何東西都會隨時間改變,包括你的朋友和種種其他事物都會隨時間改變,等到那時就會被逼著學會期中之一技能叫做堅強,在學會堅強過後,一定還會面對到各種不同的關卡,可是當你撐過去甜美的果實就會等著你去品嘗,無論最後的結果是多好和多壞,過程的難得歷練才是無價的寶石!

  作者在這本書說:「在留學的流浪過程,我看見許多不同的眼淚,也流下了來自我心最底處的眼淚。在我追逐夢想的路上,我發現了五種最具意義的眼淚,離別、寂寞、悔過、信任、驕傲。」雖然所有的章節標題中每段都沒有明確的寫出這段章節要說的是哪一種眼淚,只是很單純的樹蓄著作者自己的故事,他用這樣不清楚說明白的方式,我想是為了讓讀著自己去感受其中的意義,然而在故事的中間,有時會穿插劇本模式來描述當時的情形,我想這可能是跟他學的專業有關,或者是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加以記錄當時的感覺,果然很有他父親的模式。

  當在我看這本書時好幾次都熱淚盈眶,在書中所講的五種眼淚,離別、寂寞、悔過、信任和驕傲這五種眼淚是在人生過程當中必定會體會到的,可是我覺得還有一種眼淚也是該納入其中,那就是當你受到他人鼓勵、稱讚或達到某種目標時會流下的自信、滿足的眼淚。我也想知道我自己在人生中是甚麼角色?那我就得先經歷「離別、寂寞、悔過、信任、驕傲」這五項歷程!

 
四●討論議題:
書中提到:所謂的「堅強」不是人類的一種性格,而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學會的一項「技能」。請問你對於作者這一段話有何體悟或見解?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