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10 | 優等 |
作 者: | 蘇心喻 | ||||||
參賽標題: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心得 | ||||||
書籍ISBN: | 9789861372273 | ||||||
中文書名: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 ||||||
原文書名: | 幸せになる勇気: 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Ⅱ | ||||||
書籍作者: |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
書籍編譯者: | 葉小燕 | ||||||
出版單位: | 究竟出版社 | ||||||
出版年月: | 2016年11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一位年輕人滿腔熱血想要將阿德勒理想帶到現實社會,辭去了圖書館工作後成為國中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實現阿德勒的理想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挫折,他認為阿德勒的思想只是個理想,並不能運用在現實社會中,他很受挫也很苦惱要不要放棄阿德勒思想,因此又再度來到了哲學家的書房,打算推翻阿德勒的思想,在哲學家的面前和阿德勒思想一刀兩斷。 |
二●內容摘錄: |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P.42 憤怒,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緒。P.126 自己的人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一切都由自己決定。至於做出決定時所需的材料—像是知識或經驗,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具備的話,可以提供給他。P.132 自卑感並不是障礙,它總是能成為努力與成長的催化劑。P.157 個人的價值不是以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來判斷,而是由他對那份工作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決定。P.200 教育的入口就是尊敬,然後所謂的尊敬就是信任。P.206 如果不能愛自己,也無法愛他人;若是不相信自己,也難以相信他人。P.217 愛上某人,並應不單單只是激烈的情感。那是一種決心、決斷、還有約定。P.272 |
三●我的觀點: |
如果問老師們贊成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我想大部分的老師選擇賞罰教育吧!但這本書的內容直接把這個思想打成碎片。 首先,為什麼不能責罵和懲罰?因為老師責罵學生,其實是不尊敬學生的一個做法,到了國、高中的學生,基本上已經知道是非是錯,這時候如果加上老師的責罵,想必當下學生會認為自己被貶低了,沒有受到尊敬,然而有的老師就是會有事沒事多罵幾句,那這老師肯定不會被學生尊重。 書中提到「當老師發脾氣破口大罵時,是因為他本身覺得用語言和學生溝通太麻煩,想盡快讓對方屈服,所以大罵他們,而學生的潛意識當下便會洞察到這個老師是不成熟的,這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既不成熟又愚蠢的態度」沒錯,因為當我自己被這樣對待時我就是這樣想的,先別說要尊敬老師,你會尊敬一個不成熟的人嗎?又或者說,你會從一個對你破口大罵的人身上感到自己受到尊敬嗎?當然不會。責罵會讓人感到不受尊重,更別說是懲罰了,因為被不尊重的人懲罰,就算是學生表面上認錯、寫悔過書,也只是想從當下求得原諒而已,懲罰並沒有發揮效用,然而以上道理用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也是相同的。 再來,不能稱讚的部分。大家肯定喜歡被稱讚,因為稱讚使人開心也促進人成長,那為什麼不能稱讚?因為這樣會產生競爭。只要其他人受到稱讚,自己就會不甘心;如果自己受到了稱讚,就會洋洋得意,該怎麼做才能比其他人先得到稱讚?甚至更進一步的思考如何獨佔領導者的寵愛?就像這樣,在一個認為稱讚使人成長的環境下,產生了競爭,讓孩子養成「周圍都是我的競爭對手」「他人都是敵人」的生活型態,這樣的教育方式阿德勒並不認同,因為沒有與他人競爭的必要,也不應該去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會出現謀略或是不當行為。阿德勒認為「合作法則」才是正確的,不是與他人競爭而是與他人合作,學生們就會養成「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樣的生活型態,無關成績、工作表現好壞,大家都是對等的,而且正因為與他人合作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成績。 教育的入口便是尊敬,先不要求別人尊敬自己,而要先由自己尊敬他人。乞丐、無業遊民、凡人、或是有錢人,不管怎樣誰都備受尊敬,只要以「我們都是人類」這個角度來想,人人都是對等的關係。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孩子的生活方式、讀不讀書,是他們自己要決定的事,旁人不能干涉,做為教育工作者,只要在旁提供資源、經驗,也就是說在旁協助就可以了,讓孩子自己分辨是好是壞,要讓孩子知道,決定後的後果是自己要負責的,千萬不要一再灌輸自己的理想給孩子,沒有給孩子獨立思考、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的機會,這樣只會讓孩子一輩子都只是個孩子。 書中也有提到幸福的方法,其實就是在愛人之前,要有接納並愛自己的勇氣,這樣你才有勇氣去愛人;相對的如果不能愛自己也無法去愛他人。 人打從嬰兒開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例如用哭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長大後應該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己,進而成為嶄新的自己,這個過程也就是「自立」但更重要的是「愛他人」,因為愛他人,人生的幸福從「我」的幸福,變成「我們」的幸福,不再是為了自己去得到幸福,而是共同經營「我們」的幸福,如此,人生才是真正達到了「幸福」。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認識阿德勒思想並徹底了解,人們一定會過得相當幸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