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3 | 甲等 |
作 者: | 陳品綸 | ||||||
參賽標題: | 從零到一的愛 | ||||||
書籍ISBN: | 978-986-85028 | ||||||
中文書名: | 從零到一的愛 | ||||||
原文書名: | 從零到一的愛 | ||||||
書籍作者: | 曾裕真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中文期刊部 | ||||||
出版年月: | 2009年11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九十九和一百分的愛,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從零到一分的愛,差別卻是從「無」到「有」。書中一位缺乏關愛、滿身煙味、滿口髒話、父母離異的女孩,外表及所作所為都讓大家覺得他就是不聽話、翹課的壞小孩,卻有著比一般常人更需關愛的心。所幸遇到了曾裕真老師,他選擇以智慧去開導他,以關愛包容來讓這個小孩感到溫暖。這樣的孩子其實並不難教,也只需要別人的一點溫暖、關懷,也許你給他的一點,卻是他的全部。 |
二●內容摘錄: |
1.「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P.16 2.這孩子壞嗎?她不是壞,只是在試探人世間是否有真正的溫暖。P.20 3.我告訴自己:要永遠讓心中充滿愛,永遠讓她的試探不會失敗,讓她有一個真正可以相信的大人、相信人間有溫暖。P.20 4.感受溫暖的同時,也能用溫暖的心對待別人。P.22 5.世界上一定還有比你更不幸的人,但願你能從仇恨、埋怨中走出來。P.24 6.一個缺愛的孩子,從零到一的差別是「無」跟「有」;反觀一些孩子,他已擁有「九十九」,即使我們給他再多,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一」罷了。P.25 |
三●我的觀點: |
書中的主角─小穎,這個父母離異、生活糜爛的小孩,家庭環境因素,再加上他的個性本是想的多、抱怨多、心結也多,不同於憨厚乖巧的哥哥,小穎相對感覺起來較叛逆,不好管教,剛上國一,開學沒多久,就三天兩頭沒去上學。防衛心很重的他,別人講話比較小聲,他也會懷疑別人是不是在說他壞話。經過老師的約談了解後,才發現了這樣背後一個不為人知的背景。小穎的母親長期受到家暴,在他國二時,父母離婚,母親改嫁,不願跟過去的兄妹一起,便住到外婆家,由外婆和大他們十幾歲的舅舅住在一起。這個新家庭沒什麼經濟能力,走進家裡,充斥著煙霧繚繞的煙味,垃圾都發臭,多久沒倒,房間棉被破破髒髒臭臭、也不保暖,書桌堆滿雜物,整個房間看起來雜亂無章,連個寫字的地方也沒有。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人、事、物的影響,也導致了小穎心中缺少了一般圓滿和諧家庭的關愛、照護,內心的世界也較狹窄,與一般快樂成長的孩子不同。 在我們生活周遭中,其實很多像這樣的孩子。人要出生在怎樣的家庭、有怎樣的家人,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可想而知的是家人是組成一個家的重要核心,家庭間有任何事,也會對小孩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成長在這種不溫暖的家庭,也會變的比常人悲觀、沒自信、較極端,更慘的,甚至覺得世界拋棄了他。文中的小穎亦是如此,不太相信周遭的人,在學校和同學間的相處也是,總是以刺蝟的外殼來武裝自己、冷漠態度對待旁人,心中缺乏關愛填滿了怨恨,導致他和同學間的感情疏離。放學後在外遊蕩、甚至沒回家、三天兩頭就不去上學,三字經也像黏涕蟲絲毫不離嘴邊半步,生活極其糜爛、個性變的冥頑不靈,是老師眼中頭痛學生。 我覺得老師引導學生方法很多,只要以智慧及聯絡簿上的點點滴滴,一字一句的和這種問題學生談心;從家庭訪談中,了解了他身處的環境;以一顆不放棄的真心循序漸進、循循善誘而進入他的內心。則漸漸的,再頑石也會接受與轉變、不再是那個說話衝、抱怨多、惹事生非的孩子。老師的苦心仍然會感動學生。誠如書中的女孩,後來在聯絡簿上開始出現貼心的提醒:「天氣冷了,要多加件衣服」亦或「老師,您辛苦了!記得要多喝水、多休息」。師生之間,就像撞鐘一般,老師叩的力道大,固然吃力,但所得的迴響也大;扣的力量小,鐘聲的迴響也小。 書中的一段話說得非常好,「一個缺少愛的孩子,從零到一的差別便是「有」或「沒有」;反觀其他孩子,他已擁有「九十九」,即使我們給的再多,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一」罷了。而當這樣的孩子「一無所有」時,即使我們只給了「一」,卻會是他的「唯一」;在給愛的過程中,我們也隨著他們一起成長,感受到溫暖的同時,他們也以溫暖的心對待、回饋他人,這是人世間多麼溫暖的畫面呀!世界上一定還有更多比你不幸、悲慘的人,千萬勿因一時挫折或不順自己心而自暴自棄。反而更要將心比心,唯有調整好心態、以感恩的心去看待這世界,並從埋怨、仇恨走出,方能蛻變成良好的自己。 |
四●討論議題: |
如果你是書中的小穎,面對這樣的家庭,會以什麼樣的心態調適自己?又會以怎樣的方式為這個家盡到一點點的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