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5 | 甲等 |
作 者: | 蔡亦菁 | ||||||
參賽標題: | 超越自己 | ||||||
書籍ISBN: | 9579279012 | ||||||
中文書名: | 超越自己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劉墉 | ||||||
書籍編譯者: | 劉墉 | ||||||
出版單位: | 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1993年9月 | ||||||
版 次: | 二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這本書述說著一位爸爸對兒子的教導,希望兒子能更加的成熟、穩重,能分辨事情的嚴重性、靠自己在風雨中成長,不會因為朋友的慫恿,而分不清事情的是非對錯,能在無數的挑戰中,從不同的角度去學習、戰勝。首先必須找出自己的缺點,才能不斷的突破自我,超越自己,雖然成功的路途上可能要孤軍奮戰;也可能會功虧一簣,因此要兒子謹記這句西方諺語:「沒有失敗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敗者;沒有失敗,只有失敗者」。 |
二●內容摘錄: |
有能力把握每一天時間的人,才能站到巔峰(p.159)。 站定腳步!重頭開始!你會發現在那華麗的音符,和看來嫻熟的技巧之後,還有太多不知到的東西(p.193)。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這麼一件寶物,或這麼一個堡壘,在平常或許並不顯明,唯有緊要的關頭,才突出它無可動搖的地位(p.197)。 生物就是在競爭中成長與進化的。有競爭,就有壓力,只有具備最強的實力,又能忍耐最大壓力的人,才能站到巔峰(p.217)。 |
三●我的觀點: |
雖然我們的爸爸都不是作者——劉墉先生,也可能沒有一個能無時無刻,對我們耳提面命的長輩,甚至在我們犯錯時,寫信提醒下一條路的最佳捷徑怎麼走。我們總是得靠自己從錯誤中領悟,可能會處處碰壁,但只要相信自己,靠著努力不懈的運動家精神,為自己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偉大航路,唯有認清自己的目標,才有動力奮戰到底、創造巔峰、「超越自己」。 書中有幾段話讓我不得不佩服,作者身為人父,願意放手、忍耐著擔心孩子的焦急心情,只為培養兒子的堅強勇氣,讓他認清這殘酷的世界,學會獨立。例如:「讓自己的高中兒子,獨自搭紐約的地下鐵去史岱文森高中上課」,要知道那時的地下鐵環境是多麼的複雜。天下父母心,所盼望的,或許是孩子那稚嫩的心,能越來越成熟,能適應這變化多端的地球。哪怕過程中傷痕累累,父母都希望我們能像野外的雜草,堅忍不拔,有著超越自己的堅強意志力。閱讀本書,徬彿閱讀來自自己父母的忠告,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能不辜負父母親對我的期待,永遠牢記「超越自己」這番話的用意。 這本書還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在在強調「事情還沒發生前,就要有所防範、警惕」,不能等到關鍵時刻,才知曉自己正深陷錯誤的泥淖,這就是所謂的「憂患意識」。雖然我們往往不能預知下一道關卡是什麼,仍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增強自己的能力、認知。例如,我們不能阻止天災的出現,卻能利用科技提早發現它對我們的威脅;明知道搶匪會先從愛炫耀的富人進行綁票,何不樸素一點、態度低調一點呢? 另外,有些事物不是以自己的角度欣賞,就代表完美,應該先放下身段,嘗試讓自己體驗從無到有的滋味,或許別有一番新的色彩、擦出不一樣的火花。過程中可能有許多令人不服氣的地方,只要願意再花時間,當我們重新完成這艱難的任務時,自我的心態必定有巨大的轉變,可能會有令自己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也是付出後應得的成就。例如:投稿「中學生網站」的閱讀心得寫作,對小小的中學生我而言,是多麼忐忑不安的事。但無論如何,我知道自己正從閱讀與整理心得的過程中,完成我的作品,圓一個寫作夢,我會不斷的再努力。 《超越自己》,是劉墉爸爸寫給青少年兒子的書。現在的我們已經是成熟的青少年了,不要總是孩子氣、過度依賴自己的父母親,要學會獨立,父母將來留下的,是他們的豐功偉業及智慧,而我們要走的路,是再開創出前人來不及創造的作品,利用新的巧思,將他們開枝散葉,發展到最極致。也就是這種渴望,使我總是有滿滿的動力,不管過程有多累,都要一直朝著我夢寐以求的路途前進,就是「超越自己」。 |
四●討論議題: |
為維護真理,絕不屈服的人實在值得敬佩,但如果凡事都抱持著據理力爭、抗戰到底的態度,而大部分代表權威的人,例如:老師,常認為自己是對的,如果我們為了效仿書裡教導的精神,結果某個科目被死當。 所以是要忍一時風平浪靜?還是成為第一個被殺雞儆猴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