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5 甲等
作  者: 朱昭樺 
參賽標題: 白色巨塔
書籍ISBN: 957-33-1618-8
中文書名: 白色巨塔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侯文詠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文化
出版年月: 88年04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描寫醫院兩方人馬爭奪院長寶座,此時總統獨生女生病,原本蘇醫生開刀,卻因外科主任的職權介入,更改手術者,沒想到手術有了重大改變,院長也因意外讓病患死亡,院長將過失推給了麻醉醫生關欣,在麻醉醫生三番兩次拜託病患家屬解剖,終於家屬同意,澄清了麻醉醫生的罪名,本以為事件平息,卻又傳出有醫生收病患紅包的事件,搞得院長頭昏腦脹,要醫生遞出辭職信,解決許多風波後,最後當上主任位置的人,竟也跌破了大家的眼鏡!

 
二●內容摘錄:
  關欣重新拿起那張紙條一讀再讀,彷彿再過一會那張紙就會化成灰燼似地。讀著讀著,似乎有一些色彩鮮明的記憶向魚一般沿著時光輕盈地游了過來。它們無聲無息地幻成各式艷麗的色彩,再光暈舞動著動人的姿態。(p.126)

 

 
三●我的觀點:
  聽過馬偕行醫的故事嗎?有多少人不為金錢利益而去助人,如一生奉獻給貧民的德蕾莎修女、發明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卻能功成不居。然而在《白色巨塔》裡,描寫了人類社會的弊端、醜惡。「白色」,原本象徵著純潔和專業知識,只是隱藏於深處的,卻有意想不到的黑暗面,那是當人們追求地位及夢想時,忽略了原本擁有的善,拋棄了那個最初也最真誠的自己。

  在疑雲叢生的白色巨塔下,每個人都會面臨利益的抉擇與良心的選擇,如何不在傷害他人的前提下,爬至金字塔頂端?在書中的兩個主任大夫為了搶奪院長寶座,不惜渾身解數,捲進了許多無辜的人。名利與地位明明是帶不走的,彷彿宇宙中的片片碎石,為何捨得用短暫的時光去換取?年少曾想作良醫的蘇先生,在跨入這行後,也迷失了最初的夢想與良心,最後看清了人心黑暗面,看清了眾人努力爭取的地位,無不是自己的,也不用浪費精神體力,到頭來不也什麼也沒得到,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有唐醫生,為了當上院長,最後中風在最熟悉的手術台上,另一位陳寬醫生,在初期用了些手段打算陷害蘇醫生,怎知突來的癌症,毀了前途,無論花了多少心思,拉攏多少人脈,最終,又得到什麼?

  如此多紛爭,怎樣都有點難想像,會是在杏林春暖的醫院裡發生的,看到後頭,對於每個主角的遭遇和下場,難免感到難過,倘若這是發生在我身上,我該如何面對?接受利益的誘惑,背叛良心的譴責?又或這個世界可以不再把權力地位看的那麼重要,是不是一切就更好了呢?也許故事中的桃花源也能再現呢!

  猶記得孩提時的我們,凡事充滿著好奇心,心中的夢想總是不斷「咻咻」的飛出來,那年幼的我們怎知社會的艱苦呢?伴隨時光的增長,略為懂事的我們,為了成績,為了金錢,被迫步步下墜。當我們鼓起勇氣跨越前方絆腳的石子,追尋傾聽於心聲的夢想時,何否想起那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小時光?人非生而是惡,不要讓那些潮流,要讓那些夢想,帶動著我們走!

  小說中也提到「生命無常」的議題。假如今天被醫生告知來日無多,我們會把握剩餘的時間,還是垂頭喪氣?故事裡寫到總統的女兒也患了癌症,面對化療過程中的痛苦,想必一般人是體會不來的,她雖多次想放棄治療過程的煎熬,還是咬著牙撐過去,如此的精神能不令人敬佩嗎?而院中醫生陳寬因長時間工作,忽略了身體上的小病痛,等有時間去檢查時,也確診為癌末,他的人生瞬間也變成了黑白。身為醫生的他,怎麼都想像不到自己會發生這種事,在他的最後時間裡,他錄了好多錄音檔留給他的兒子,以免留下太多的遺憾。不管是總統的女兒,還是陳寬醫生,生命盡頭處,他們都學會了把握剩下的時光,短暫而又燦爛,真值得我們深思及效法。

  最後,書中還有一令我印象深刻的探討。身為父母親的人,會接受所謂的「大體解剖」嗎?會讓自己的兒女無法保有完整的軀體?還是願意了解原因,造福後人,不使相同遺憾再次發生?如果是我們,會怎麼決定?書中有這麼一個婦人,一開始不顧他人勸說,堅持不解剖,但最後關鍵時刻也改變了想法,這樣的決定,真的很讓我敬佩,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答應呢?是否要讓逝去的家屬「捐贈器官」,也有差不多的煎熬吧,誰堪忍「白髮人送黑髮人」呢?不禁令人哀哀天下父母心啊!
 

 
四●討論議題:
  假如我們只剩下一天的生命,我們會如何把握剩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