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 | 甲等 |
作 者: | 洪佩妏 | ||||||
參賽標題: | 閱讀心得 | ||||||
書籍ISBN: | 9789574705719 | ||||||
中文書名: | 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王啟芬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2年03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我們以為來自外界的影響,往往是源於內在看不見的心境變化。每個人都像一棵樹,想法、情緒和行為,是樹的葉子。表現上看起來,葉子會隨外在環境不斷變化,但其實,真正決定它們欣欣向榮或枯萎凋零的,卻是這棵樹的根─也就是我們的內心。 |
二●內容摘錄: |
我們記得最清楚的事,往往就是那些最該忘記的。(P.44) 事上沒有比自欺更為順理成章,一個人心有所盼,也就會信以為真。(P.104) 你不僅要對你所說得負責,同時,也應該對你所沒說的負責。(P.144) 如果人們只單單位了人類的續存而去保護未改變生物,那是破壞,並非真正永續的精神。(P.193) |
三●我的觀點: |
當我閱讀完《人是會動的樹,都有看不見的根》這本書時,對於作者一開始就強調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需要被了解的根,很是認同。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或在生活當中難免有些挫折,由其是當自己選擇了一件事之後,結果不如預期,這時總會想著我當初不這麼做的話,結果會不會好一些?或者是只順從別人的意見,到最後的結果並不是自己想要,那時,該如何自處? 作者認為別人是別人,而你是你,有不同的地方也是理所當然的,前方的未來是屬於你自己的,讓自己把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挖掘出來,總比只聽從別人意見的好多了,傾聽著自己的心聲,盡量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做自己想做的,只要有堅定的信念,犧牲總是在所不免,但只要堅持下去,增強自己的信心。別老是將心願寄託在別人身上,不如自己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件事,用開闊的胸懷面對人生,才是自我命運的契機。 在我們自己發生不幸的時候,總會把過錯怪罪在別人身上,並不會想到自己,人人都有做錯的時候,有失敗才有成功的一步,別因那小小的失誤,就發怒在別人身上。自己所追求的事物,要用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人們總是有想依賴的事物,但最該做的是放手,若總是追隨著別人的腳步,路上的風景和結果一模一樣,也難以跟前著有著同樣的心境,選擇自己的路,你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與眾不同,勇敢的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把它發揚光大,唯有如此,我們自己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俗話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直做著同一件事,總是會有累的時後,做累了就休息一番,要是沉迷之中,反而會遺忘了一旁中重要的事物,所以不妨讓自己休息一下,稍微活動一下,讓身體好好放空。一個好的作品,總是有在背後默默鼓勵的人們,在你意志力要消沉的時候,會有人在你背後拉一把,在你走不下去時,會有人推你一把,想像這些人們,沒有他們也不會有現在的你,你的創作並不是只是單單做給自己看的,而是給那些在背後支持你的人看的。作者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創作靈感,用心做成的作品,給了這作品新的生命。 成功的道路總是特別的艱難,一路上有許多的挫折和挑戰,人生中,你一定會經歷失敗,失敗讓你看清真正適合的道路的契機,那幾次失敗幫你修正了前往未來的路徑,總是在失敗之後,我們才更清楚即便不停失敗也不能放棄的目標是什麼,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我們真的做得比別人更好,當然有些事,我們做得比別人更差,擅長做的事有所不同,自己的未來也會有所不同,更佳踏實的去檢視自己的人生。 作者認為一件事的好與壞,也就是決定它們欣欣向榮或枯萎凋零的,是這棵樹的根─也就是我們的內心。要強壯枝葉,就得先壯其根,也就是我們的心!心智力量的強大,可以抵擋挫折,衝破難關,也可以給予力量,這是一本砥礪一個人心智力量的書,我推薦給即將成為大人的莘莘學子們! |
四●討論議題: |
本書作者認為你不僅要對你所說得負責,同時,也應該對你所沒說的負責!這段話的意思為何?說明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