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10 甲等
作  者: 黄筱媛 
參賽標題: 不如意,才是人生:那些20歲就應該知道的事
書籍ISBN: 978998689826
中文書名: 不如意,才是人生:那些20歲就應該知道的事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楊思宇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果實文化
出版年月: 2016年10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當生命無法依自己的想法進行時,你要怎麼辦?抱怨、憤怒、還是放棄?你是否有足夠信心活出自己的精采人生?在面臨困難、壓力、挑戰時,「做不到」與「不想做」之間有很大差別。往往很多人寧願選擇告訴自己:「我做不到」!然後遠遠逃開,但是惱人的問題依舊存在,只是你掉轉頭不去看它而已。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人生課程中,發現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從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二●內容摘錄:
  心態,決定你的行動 成功不在於力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p.81)

  如果你不試者挑戰自己,挑戰人生,勇敢面對逆境你的人生就不會有任何改變(p.76)

  勇敢面對,不見得一定能改變 不勇敢面對,什麼也不能改變 困難無處不在,面對才能向前(p.74)

  懷疑使人軟弱,相信使人堅強(p.72)

  天空最黑暗時,我們才能看見最耀眼的星星(p.68)

 
三●我的觀點: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但是不如意的當下每個人選擇面對的方式使得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人選擇逃避、放棄;有的人選擇繼續努力;有的人則率性而為,心想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會選擇第二種,因為我總是記著爸爸跟我說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在我感到困難想放棄時,不由得就會想起爸爸的這句話,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作者認為:「不如意,才是人生!」通常我認為我的不如意,常是因為在乎他人的看法,及喜歡比較!每當我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會產生羨慕、忌妒的情緒,後來想想,我為什麼要這樣呢?要是認真去做,我也可以很優秀的,不必去和別人比較高下,自己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常常很多人對自己沒有自信,在做事的時候 常常因為覺得困難而放棄,常常因為覺得麻煩就不想去學習 ,放棄真的很容易,但最後放棄的都是些什麼呢?也許最後會變成是自己的全部的人生了。而且是對自己的能力一種不肯定的表現,而會有失落的感覺,有時我也會有軟弱的時候,想著放棄逃避,但是轉念一想, 每一次多嘗試,每一事都會累積經驗,只要把眼光放遠便能堅定自我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作者有提到「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態度是由自己決定的,決定你可不可以成功的關鍵,態度比能力更為重要。」 我也深深覺得說的沒錯,一個人的心態可以決定自己的處事方式。心態如果改變的話,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挫折,雖然會改變你生命的方向,但轉變不一定會是負面的,如果懂得把危機化做轉機,往往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讓你產生更大的能量和機會。」像我的爸爸之前是從事印刷技師的工作,但是因為大環境的改變,網路的興盛,這個行業變的較為沒落。所以他決定跨出一步改行進入保險業,這二種行業有極大的差別,一個是只需與機器為伍,做好份內工作即可,另一個是必須走出戶外,積極與人群接觸,經營人際關係拓展自己人脈的事業。這時就是要改變自己的心態的時候了,他也經過數年的努力,才創造出另一番事業。

  我們不能改變世界,能夠改變的就是自己,每一次失敗不如意都是生命的必經過程。好的我們留著,壞的我們記取教訓重新再來就好,只要能從失敗中學到教訓然後再重新站起來繼續走下去,就是我們所應有的態度。在我們的人生路上遭遇困難的時候,可以稍作休息,重新調整心態後仍然應該繼續向前走。很多時候失敗是必經之路,它能讓你更加認識自己的不足,雖然你失敗一次兩次,但這並不代表你將永遠失敗下去,過去並不等於未來,人生雖有逆風,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作者用很多淺顯的話語鼓勵讀者,讓我們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該做怎樣的調整來面對許許多多的困難。 
   
  除此之外,他告訴我們人生中有三種機會不能錯過,遇到好老師要懂得學習,碰到好朋友要懂得結交,還有參與到好機會要懂得把握!我會把這三句話牢牢的記住,當作我的座右銘,然後試著停止抱怨,轉移自己負面的情緒並且努力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我擁有了積極的態度,可以培養我的自信,欣賞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四●討論議題:
  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有的態度和實際產生的態度可能有哪些?請舉實例分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