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 | 甲等 |
作 者: | 黃薰儀 | ||||||
參賽標題: | 書與生命的對話 | ||||||
書籍ISBN: | 9576216060 | ||||||
中文書名: | 書與生命的對話 | ||||||
原文書名: | 書與生命的對話 | ||||||
書籍作者: | 季欣麟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天下遠見出版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1999年9月 | ||||||
版 次: | 一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在訪問了數十個愛書人的過程中,最多的情緒,居然是種淡淡的忌妒感。忌妒他們穿過層層文字迷障,尋覓到倉皇人世裡的桃世源,有人則豐富了自己流金歲月。本書隨著作者布局與書中主角的情緒行動,左右讀者的思想,導引讀者的作為,形成微妙的生命互動。書中名人、精英,全盤托出他們讀書的訣竅、閱讀與人生的心路對世界的解讀,帶領讀者回到最純粹的閱讀現場,離苦得樂。是書與心靈的對話、亦是閱讀與生命的映照。 |
二●內容摘錄: |
好書就像一口鐘,敲鐘人的程度決定書的價值,敲得越用力,可以讀出越多東西。(p.125) 讀書是無盡的,一本書牽引出一本書;無論你今天看甚麼書,它都會帶你過一段很有趣的旅程,保證到哪裡都有新的發現。(p.141) 讀書是學習的過程,往往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互印證,為書流淚、生氣。(p.161) 讀書之旅有點類似登山,每爬一層山,視野就會寬一點,而讀書的品味、需求、鑑識,也在時間中被提煉出來。一個人的讀書之旅,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p.185) 讀書要涵泳,不是像速成維他命藥丸,一服見效。閱讀要慢慢體會,是一種生命自我改善的過程。(p.213) |
三●我的觀點: |
讀完整本書,只覺得我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毫無意義的事上,書中大部分的人都把時間用來看書,因此而從某些書中受到啟發,也因此有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目標,有人因此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們或許也能幸運地受到某本書得啟發,從而開始一段不一樣的人生旅程,前提是我們必須先面對書本,體會書本所要帶給我們的東西。 書中常提到的是文化及歷史的部分,作者認為兩岸關係如果要好,必須先了解歷史,了解本土歷史後,再比對國外的歷史,找出其中的差異性,並了解雙方的文化不同,或許有一天,雙方文化交融一起,也就可以理解對方了,兩岸關係也會漸漸緩和許多。並且在這全球化的時代,只要互相尊重各自的文化差異,也能少些歧視,這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書中早有解答,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早有答案,只是缺少行動罷了,人與人也是一樣,即使不同環境和背景,也該互相了解和尊重,這麼想時,我覺得我似乎懂了作者的想法,明白作者想表達的事情了。 書中有些人或許不是一開始就喜歡讀書,或許跟我一樣喜歡讀些冷門的書,但也有可能是囫圇吞棗的甚麼都讀,但無論哪一種,心中都一定會有一本無可替代的書,在人生不同階段,即使是讀同樣的書本書,也多少會有不同的感受!一本好書可以說是一位老師,他給我們心靈的啟發跟慰藉,替我們解惑,因為書能夠帶我們進入作者所架構的世界,體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但如果說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那可能是我們沒有仔細咀嚼作者的文字吧,抑或是這本書太過於高深了吧! 雖然自己這麼說可能有些過於不謙虛,但我認為自己也算是一個愛看書的人,雖然看的多半都是推理小說這一類的書,但自從我看了這本書後,才發現裡面的人看書已經看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了,自己也甘拜下風。當中有許多人是把買書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把看書當作呼吸一樣重要,他們每個人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有一兩本愛不釋手的書,反覆讀過好幾次的書,不管何時看都能從中得到新發現,並反思這先日子自己心態上的轉變,而且在這過程中的自我成長是其他事物無法帶給我們的,這就是書帶給我們生命最好的禮物,只是要不要收下這份禮,取決於我們自己而已。 這本書或許剛讀起來枯燥乏味,但之後細細品味起來,卻又覺得回味雋永,這本書就是有這樣的魔力。書中沒有太艱深的大道理,只有簡單的小道理,說的都是作者的經驗談,讀起來充滿真實感,也讓人覺得格外親近,很容易就能靜下心來讀的一本書,這本書不論哪個階段看,看多少次,都感覺不一樣,是一本能讓人一讀再讀的好書。 |
四●討論議題: |
為甚麼一般多數人無法從書中得到啟發?明明看的書是一樣的,為甚麼卻覺得了無收穫呢?試著分析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