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8 甲等
作  者: 朱益緯 
參賽標題: 料理高校生
書籍ISBN: 978-986-366-8
中文書名: 料理高校生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何曜先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臺灣角川
出版年月: 2015/11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本書故事在敘述有一位從歐洲回來的米其林主廚韓杰,由於他爸爸是四平高職的校長,眼看再過幾個月,學校選手就要參加廚藝大賽,所以拜託韓杰去學校當指導老師。但是他教學生的方法與原來的指導老師卻不同,學生反映也不同。但是韓杰不知道小柔的爸爸就是當年他的老師,小柔也不知道原來害他爸爸手成這樣的人就是韓杰,而最後韓杰發現了,也一直彌補小柔,兩個人就一起帶著那些學生去比賽,終於贏得比賽,兩個人也在一起了。

 
二●內容摘錄:
1我的學生不是頑劣份子。P10.
2被迫放開自己喜歡的那個也很痛苦啊。P11
3有困難就超越,沒有什麼煩惱不能被解決。P31.
4壓力是成長的動力。P44
5你必須先當上一個料理人,有獨當一面的能力。P78.
6越是運氣好釣到大魚,越不能大意。P112.
7有人願意跟你溝通,對你有情緒,想要花時間在你身上,這是用心,是強迫不來,更是錢買不到的。P151.
8沒有基礎,別跟我談其他。P170.
9料理永遠有撫慰人心的魔力。P245.
10只能在吃到這些料理高校的各種美食時,想起那些甜蜜,那些誤會,與那些努力。P245.
 

 
三●我的觀點:
書中的韓杰,教學生的方法像是用魔鬼訓練法,要他們一直削馬鈴薯的方式,從基礎功夫練習起,才繼續教各種料理菜,教學是極注重紮實學習,毫不馬虎;對學生的投機偷懶從不假辭色,一舉一動絕不能含糊帶過。但小柔的方法是用愛的教育,不會對學生隨意的放棄。就像故事裡的馬崇勝一直蹺課,因為家庭經濟不寬裕,有時要幫他阿嬤顧小生意攤子,不希望阿嬤太辛苦,所以就翹課。但是小柔還是都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把阿勝給找回來上課。所以兩個人的教導方式截然不同。

正因韓杰老師的嚴格管教,這些學生常會惡作劇的想要整老師,好在有小柔在,所以才讓韓杰都不會很衝動的想要處罰這些調皮學生,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學生也學有所得。而小柔老師的爸爸是當年教導韓杰的老師,由於當年為了救韓杰而傷了手,所以現在手都無法做太精緻的料理。這一段故事讓我深深覺得,老師要教育一位學有所成的優秀學生真的不容易。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是萬世不朽的功業。俗語也說:「嚴師出高徒」。而學生正在學習成長階段,活潑好奇、學習力強,若不好好引導,日後確實可能成為大好或大壞,影響自己及社會太大了,絕不可疏忽。尤其今日科技媒體發達的社會,若稍不留意,一個原本乖巧的學生可能變成國家社會的包袱;反之,一個混混也有可能在循循善誘下,成貢獻社會的中堅份子。轉變之大,就看如何去引導教育了。

故事中的兩個老師,廚藝都超棒的,不過一嚴一柔,但都為學生好。然而在我看來,廚藝學習過程中,必會接觸刀鏟鍋碗瓢盆,不嚴格,則隨時可能受傷,學力就不佳。所以我贊成韓杰老師的嚴格教導,沒這樣,怎能有出類拔萃的學生?殘酷的比賽場合又如何能贏呢?溫柔的教學手段,只不過是消極的避免學生缺課、避免學生出錯罷了,若要培養一個優異廚師,恐怕還有很長遠路要走。當然能寬柔並重是最好,但實在不得已,我想嚴教是必要的選擇。何況認真學習是學生的責任,不管學的事哪一學程,如果自己不爭氣,那誰還能拿你奈何?這事本書給我最深的領悟。

至於兩個老師都為學生而不放棄,辛勤教導,是人師,也是經師,值得佩服;也因而彼此擦出愛的火花,技藝更精進。這又是因理念而相識,因價值觀相同而結合,幸福不言可喻。若是當時兩個老師各持己見,互不相助,讓學生愛到校就來,不愛學習就偷懶荒廢時日,全班鬧成一團,想學者學不到東西
,結果必是悲慘的。學習,就是從無知變有知,從幼稚便成熟。我也正在這個高中階段努力著,希望我的沉穩努力,能順利通過兩三種國家證照考試,將來可憑技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四●討論議題:
如果看到班上同學不認真學習、惡作劇,你會站出來規勸或是同流合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