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4 | 優等 |
作 者: | 蔡姝嫻 | ||||||
參賽標題: | 勵志性質 | ||||||
書籍ISBN: | 978-957-13-52 | ||||||
中文書名: | 今天,你給自己打幾分 | ||||||
原文書名: | |||||||
書籍作者: | 吳若權 | ||||||
書籍編譯者: | |||||||
出版單位: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10年7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遇到瓶頸時,懂得向內自省,不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才能解決問題。發展順遂時,能夠向內自省,擁有謙卑的態度,並且懂得感恩。無論失意獲得志,自省都可以啟動自信,將所有的經驗化為成長的動力。社會和媒體幾乎都以批評別人為專業,能夠自我反省實在很少。「貪心」的動機,多半基於私人的慾望,當與別人的利益發生牴觸時,引起的紛爭較多;「企圖心」則能夠兼顧別人立場,即使發生利益衝突的情況,彼此願意找得雙贏的方式解決。 |
二●內容摘錄: |
1.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浮力原則」,但是,如果光是洗澡,卻不用腦袋,只會洗到脫皮,不會有創造力!(P.153) 2. 走進不同的人生場景,推開一扇門之前,想的越清楚,在關上門離開這裡時,就能少點遺憾,多點收穫!(P.152) 3. 通往成功的路途,不會只有一條,只要願意嘗試,肯付出,總會找到其他出路。 關鍵在於:願意努力,永不放棄!(P.156) 4. 表裡不一的人,通常都有信心危機。服裝只是障眼法,言語會分散注意力,就怕別人看穿他內心的,不安與恐懼。(P.185) |
三●我的觀點: |
這本書作者:「吳若權」。他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小說與企管。本書是他的第八十四號作品,獻給願意向內探索自我,發覺生命寶藏的朋友,希望也能帶大家走向成功!這本書:今天,你給自己打幾分?在敘述怎麼學會自省,找回自信!遇到瓶頸時,懂得向內自省,不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發展順遂時,能夠向內自省,擁有謙卑的態度,並且懂得感恩。無論失意或得志,自省都可以啟動自信,將所有的經驗化為成功的動力! 而這本書有許多的佳句,其中讓我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通往成功的路途,不會只有一條,只要願意嘗試,肯付出,總會找到其他出路。關鍵在於:願意努力,永不放棄!」相信不只是我,有些人遇到挫折,便有想要放棄的念頭,也有人從未沒有努力過,就認為自己會輸,因此失去了自信心!這句話之中提到:「通往成功的路,不會只有一條!」在做事之前就要想到後果,如果最後還是失敗了,也沒關係,轉個方向,繞道而行,說不定下條路會成功,這句佳句對我印象最深! 這本書裡還有令我一個印象深刻的觀點,「原諒,也是一種傲慢」,原諒蝶人,並不容易。尤其是當自己很無辜,卻受到很嚴重的傷害時,更不容易原諒對方,我們常常看到對方的錯誤,卻都沒有檢討自己的疏失。若能暫時放下「誰對誰錯」的爭執,先容許「對方或許可能也沒有錯」的空間存在於彼此之中,給雙方都留些轉圜的餘地,感情的摩擦就會減少很多。不論是好或壞的,只需對所有已經發生的事,都心存感謝。學會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連原諒都是多餘了。 這本書其實有很多重要的道理,其中有一項是「駕馭心中的怒氣」,平日 言談溫文儒雅,任誰也沒想到會有暴力的行為反應。可能我們日常生活會遇到這樣的人,因為過度壓抑而爆發,出現受害者的暴力行為,有時候比加害者更嚴重,也更容易被譴責。也許,事後會得到某種程度的同情,但卻無法彌補雙方的損失。學習駕馭心中的怒氣,控制受傷後的情緒,就像投資股票該有的停損點,讓最糟的狀況一切到此為止。避免在勝怒中粉身碎骨,畢竟留得青山在,再追求公理公正,才有意義! 回頭看見自己巨大的轉變,不免疼惜現在求學時期的我,為什麼沒有早點培養出反省檢討的習慣,自費了很多工夫在繞冤枉路。漸漸地,我終於體會出一個很微妙,也很重要的道理:深度自省與建立自信,是相生衍的兩項功課。願意反躬自省,就能建立自信。遇到瓶頸時,懂得內向自省,不會把責任推諉得別人,才能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繼續擁有謙卑的態度,懂得感恩,經驗化為成長的動力。 |
四●討論議題: |
遇到瓶頸時,要以什麼態度,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