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4 甲等
作  者: 陳宜媛 
參賽標題: 勵志
書籍ISBN: 957-754-599-9
中文書名: 失敗是成功的起點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劉筱雲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99年8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失敗給我們提供一個獨特的學習機會。哈佛大學的學生對失敗的企業進行研究,證明了失敗並非偶然發生的。成功是可喜的,但成功也無法具體說明代表什麼。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的外科主任凱特大夫,對治療糖尿病這個研究了十年,也沒有成功,他說:「我從不把這些結果看成是失敗,這只是個不完善的結論。對於想表達什麼,我一直心裡有數,每次實驗都告訴我什麼地方做了。」失敗給了您選擇權。

 
二●內容摘錄:
  如果我把一切往後推一年,就會作出更好的決定(p.50)

  為了成功,我竭盡全力,我根本不把它看成是失敗(p.147)

  你知道,有人把零看作一無所有,有人把零看作虛無空洞,我則把零看成一個可以填滿的空間,一個等待填滿的空間,而不是失敗(p.146)

  不斷努力,不斷失敗,他利用挫折提供的機會來評估自己的生活(P.150)

  恐懼幾天以後才到來,一下子就將我吞噬(p.45)

  失敗是對某事件的評判,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是對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恆的狀況,不是對永恆的錯誤。(p.146)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的作者再說所有的失敗者如何東山再起,講解了失敗者是什麼,失敗的解析,作者舉出失敗者的例子,明確的說明失敗是成功的起點,是失敗給了我們第二次成功的機會。哈佛大學的學生們對失敗的企業進行研究,證明失敗並非是偶然發生的。這本書裡每個人對成功的看法都不同,但對於失敗的看法最後卻很像失敗沒關係,重新來過就好,失敗只是成功前必經的過程。失敗是告訴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需要改進,當你知道為什麼失敗時,就是重新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失敗是成功的起點。

  「失敗是對某事件的評判、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是對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恆的狀況、不是致命的錯誤」,這段句子改變了我對失敗的看法,我一直覺得失敗是對一個人的看法、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是永恆的狀況,其實失敗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是成功的過程、是走向成功得第一步,如果一件事情的結果是失敗,不要覺得自己是永遠的失敗者,失敗不是永恆的,如果覺得自己是永遠的失敗者,那一定就是永遠的失敗者;如果不這麼想你還有機會成功,失敗只要再重新努力,成功一定屬於你的。

  書裡有個叫柏特的導演令我印象深刻,伯特在一九七六年他的短片獲得奧斯卡,他的目標是從短片走向故事片,但製片場的頭頭們認為他只是拍了一部不錯的小短片,沒理由讓他拍大電影。柏特最後選擇到法國過隱居生活。通常放棄競爭都被認為是失敗,但柏特解釋:「沒當成故事片導演,是我新生活的開端」,柏特遇到挫折後第一件事是冷靜下來,不斷努力,不斷失敗,他利用挫折提供的機會來評估自己的生活。我欣賞柏特的地方是他從來不把失敗看成是失敗而是成功。

  在這本書裡我懂了很多道理,失敗不會怎樣,重新努力就好,失敗不是致命的錯誤,也不是永遠的狀況,更不是對一個人的看法,而是朝向成功的第一步。裡面的主角們都不把失敗看成是失敗,而是當作不完美的結果,這句話讓我學到很多,一件事沒有失敗,只有不完美的結果。成功不能代表什麼,只能證明你曾經做過這件事,成功的心情只是一時的,但失敗的心情會持續很久。如果跟柏特一樣遇到挫折就冷靜下來,不斷努力,成功的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失敗者會永遠當個失敗者,而且還覺得失敗和成功是對一個人的宣判,現在我看了這本書,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失敗的看法,還讓我知道柏特這號人物,不但知道了他還了解了他,對他印象深刻,失敗給了我們非常獨特的學習機會,也給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失敗是成功的起點,失敗是人生多給你的一次機會,失敗給你無限希望。

 
四●討論議題:
  成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