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一年一組 甲等
作  者: 楊予緹 
參賽標題: 堅韌的女性形象
書籍ISBN: 986-80473-6-6
中文書名: 賣花的小女孩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馬玲淑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永續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年月: 2003年3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圖書作者:
曾任報紙編輯、雜誌記者,卻是一個連電腦都不會玩的「摩登原始人」。她曾經把無聊當有趣的四海為家,也曾經投身商海-作一行賠一行!後來「金盆洗手」,浪子回頭,現在為自由撰稿人。
內容簡介:
這是描述台灣還未發展成工業化時代的家庭倫理故事。許多家庭子女數多,養不起的,只好把女孩子送養他人,這個現象很普遍,本書的女主角就是一例。女孩被送養的命運人人不同,但大部分都很認命,真的像油麻菜仔任其榮枯。

 
二●內容摘錄:
1.直到阿爸鬆開了我的手,又把我搡入車裡,我抬頭看他,才發現他的臉上也都是淚水─我就知道,原來阿爸也是捨不得我的,只是這時候我的頭腦像是空空白白的,什麼也不清楚,什麼也想不起來,只聽到隆隆的汽車引擎聲音…也就在這個時候,我終於哭了。(p.41)
2. 趕緊地抱著花,怯怯地走出來,風又狂雨又大,我連眼睛都睜不開,但是我還是沿著牆邊慢慢走出來,快要轉到巷子口的時候,沒想到一股大風就把我手上的花搶走了,我嚇得渾身發抖,又不敢去追,只有眼睜睜看著那些花在短短三秒鐘就全部飛散看不到影蹤。(p.108)
3.滿足於「一無所有」(p.188)

 
三●我的觀點:
 書中的小女孩-劉秋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儘管年幼時就被賣給了有錢的養父,她也沒有責怪她的父母,因為她知道他們是逼不得已才這麼做的。到了新的家庭裡,對她來說什麼都是新世界。即使這樣,她還是很懷念在鄉下和兄弟姊妹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某個夜晚,克明弟弟突然走了,不幸的事也跟著一件件發生,養父的事業因天災瞬間一無所有,全家背著一屁股債逃去了台北。她為了養家活口,試了各種行業,最後專注於賣花,賣著賣著才了解到,客人只是因為同情她才買她的花,而她只是一個讓人感到很傷腦筋的可憐蟲而已。她常想,如果什麼壞事都不要發生,她們家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因為她會賣花賺錢,如果加上阿爸出去找工作,這樣別說三餐沒問題,就連養母的病也就有錢可以治癒。但是,事情並不是她所想的那樣會美夢成真。想當初親身父母一方面為了讓家中減少負擔,一方面也想讓她過好的生活,結果天不從人願,世事難料,反而帶給她更悲慘的命運......

  在看完這本書後,心中真的有許多感觸。幾十年前的台灣,家家戶戶都生了很多小孩,生活條件不好,貧富差距也大,重男輕女的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常常為了錢把女孩賣掉;若更不幸地到了不好的家庭,甚至會造成她們內心永久的陰影,這是台灣過去社會普遍的現象。但是這些人卻有一顆堅忍的心,刻苦耐勞,為了家庭生活、為了親人,即使受了委屈,工作再累再苦,只想到能給家人過上好日子,再大的委屈和辛苦都是值得的。甚至生活在那時代的他們,小小年紀已經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對父母親力親為。

  反觀在這美好的二十一世紀,發達的科技社會、良好的醫療設備、法律制度改革完善,如此幸福的我們,竟然還不珍惜。

  如今少子化的現象,造成家長對子女過度寵愛,把孩子保護的太周全了,捨不得他們吃苦,造成他們軟弱的個性,經不起挫折,也經常禁不住誘惑,犯下無法彌補的事,實在是該認真思考家庭教育的正確方針。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很多人因為失敗了就自暴自棄,沉溺在害怕及恐慌當中,卻從來沒去想如何逃脫困境,書中的小女孩年紀小小,卻貼心懂事、不畏艱難,認真打拼的生命態度十分令人敬佩。

  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感受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他們的無私奉獻、無微不至,有著他們的陪伴,不論是喜怒哀樂,一同分享承擔是很幸福的事,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惜福、感恩,也不要忘了經常關心、陪伴他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會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的一片愛心。

 
四●討論議題:
現代社會做人子女的應當如何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才稱得上「孝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