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7 甲等
作  者: 徐韻芃 
參賽標題: 讀書心得
書籍ISBN:  
中文書名: 尋找天堂:北極圈裡的難明營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陳婉琳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我們出版
出版年月: 2014/6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一個徬徨的台灣準大學畢業生,105為中亞、北非等難民,不遠千里的都來到挪威北邊的一座島嶼,尋找那足以改變他們的人間天堂……要往哪裡走、怎麼走,才會走到天堂?擁有太多、甚麼都沒有,哪個才是天堂?你想在天堂待多久?付出若得不到回報,這樣還算天堂嗎?在天堂會想如何扮演自我?和平的天堂裡是否還需勇氣?若世界人類無法被一視同仁地對待,那麼還會有天堂嗎?所以,什麼是天堂?

 
二●內容摘錄:
1.人生總有個軌跡,斯塔姆松的每一步都紮實地在白雪上劃過軌跡,在此我突然瞭解原來未知或許不是那麼無助。─P.111
2.信任需要雙向建立,雙方都得卸下心防、相信人性,同時也要避免對於性別、種族的偏見與刻板印象。─P.118
3.人生無法行萬里路,但唯有透過與人之間的互動,方能看透無邊無盡的世界、跌宕多變的人生。─P.212
4.所謂的公不公平不是然可以用法律標準去核定,背後來自好多歷史糾葛、政治派系鬥爭;來自整個地球村裡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拉扯與肉弱食強。那麼,你說有些美好會不會是誰成就了誰?只能警惕自己時時將理所當然的事轉為非理所當然,去思考並凝視那些微小受忽略的人與事罷了─P.87
 

 
三●我的觀點:
一位將要進入職場、離開校園的台灣女孩在面對徬徨的未來時決定走出自己的小島,尋找傳說中如天堂般的挪威羅浮敦群島。在旅程中她遇見了造訪天堂的旅人,遇見了尋求庇護的難民。在這些來世界各地的人與故事裡,她找到了屬於她對天堂的定義以及面對未來的勇氣。
旅行,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有人是象箸玉杯的購物;有人是無邊風月的山水;也有人是欣賞鐘靈毓秀瀏覽,但無論是何種,是否我們潛意識也在尋找著自己的天堂呢?對我而言,我是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不論是學業進步的喜悅,還是吃到甜點的滿足等日常的小確幸都會使我感覺就像天堂一樣,一個人生活後更是如此,每當回到家後吃著母親做的飯菜;看著弟妹天真的笑臉,我想,這就是屬於我的天堂吧!
在社會還有一群人也正在尋找自己的天堂,但他們並不是想逃離城市的喧囂,也不是想躲開生活的不順心,他們只想求下一餐的溫飽與安全。難民,看似遙遠卻是如此熟悉的名稱啊!在新聞上總是能找到他的身影,但身在台灣幸福的我們又是那麼的陌生。1951年日內瓦「關於難民地位公約」的難民定義是:因種族、宗教、國籍、特定團體成員身份或政治理念,而害怕遭受有根據又能提出充足理由的迫害,卻不能要求所屬國保護,或因遭迫害而懼怕且不願要求所屬國保護,而置身所屬國之外的人;或因上述理由而沒國籍,不能或因害怕而不願回到原居留處的人。2015年的夏天,土耳其的海浪帶來了一個訪客,那穿著紅衣服的男孩安靜地躺在岸邊,不再跳動的心臟使奔騰的浪花顯得特別吵鬧;不再起伏的胸膛使鮮紅的上衣顯得特別刺眼,但這個令人悲痛消息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人家鄉被轟炸、不計一切的偷渡又或者是沈睡在某處的海洋。
或許天堂並不是完美的?在挪威這個天堂般的國度也有難民營。北歐是擁有誘人的社會福利制度,是難民夢寐以求的庇護。有些人會認為難民是想過更舒適的生活而藉以機會住進其它國家,但其實他們沒得選擇,沒得選擇吃什麼食物;沒得選擇去什麼國家;沒的選擇什麼時候結束;更沒得選擇何時能回家,就像縷縷的柳絮,因風而起,隨風飄泊。
家鄉被炮火摧毀;親人被戰爭帶走,就算是再好庇護所也有與社會或其他難民的隔閡,無論是文化、語言、信仰諸此之類的差異,都使他們沒有自己的認同和歸屬感。停止戰爭,是解決難民問題最根本的辦法,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戰爭的背後有著經濟利益、政治種族等錯縱複雜的關係,就如作著所寫:「有些美好會不會是誰成就了誰? 」時至今日,或許我們不該繼續停留在怪罪別人的原點上,反而應追上如何改善環境的腳步,不是嗎?

 

 
四●討論議題:
如果這個世界無法平等,那麼還會有天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