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 特優
作  者: 張靜茹 
參賽標題: 為甚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書籍ISBN: 9789869149747
中文書名: 為甚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加藤諦三
書籍編譯者: 程蘭婷、高淑珍
出版單位: 方舟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6月1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日本心理學大師加藤諦三告訴你:覺得不安是因為壓抑了自己的個性,不承認內心的幼稚,去過大多數人正在過的生活,而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是什麼。害怕被別人拒絕而不斷主動釋出善意,覺得唯有自己對別人做出奉獻,自己才會被喜愛。然而,以鞠躬盡瘁的方式與人交往,其實是非常不幸的,老是在乎週遭眾人的期待,只會導致真實的自我被壓抑。這樣的你,是不會感到快樂的,你的焦慮、壓抑、煩譟、無所適從,都來源於此!

 
二●內容摘錄:

  而所謂的「自信」,也絕對不會從別人的評價中出現,不論別人給予再高的評價,內心自我分裂的人,依然沒辦法對自己產生信心。(p.69)

  內心壓抑的人常把別人對自己的期待,誤認為這就是自己內心所期待的事。(p.85)

  你曾經為了得到別人稱讚一聲「你真是個好孩子啊!」而付出過多少的犧牲呢?(p.113)
 

 
三●我的觀點:
 
  起初,是被書的標題吸引而去選擇這本書來閱讀,在品嘗完了這本書之後,又忍不住反覆地去細細咀嚼書中的一字一句,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隱藏自己內心的「不安」啊!內容中所提出的舉例、討論讓我感同身受,我總是配合他人的期望,拚命地去努力達成,而犧牲掉許多自己真正想做、喜歡做的事嗎去討好他人嗎?抑是擔心著自己把事情搞砸,生怕了引來了他人的指責、謾罵、失望等呢?作者指出別人因不會一點小事就對你說「你真是讓我失望透了!」,抑或是對你的看法就此改觀,為何需要為了一個人而放棄你所珍愛的事物呢?怕別人失望,也只是自己心中認為的罷了!與其在心中所圍繞著如烏雲般的焦慮、你自己認為他人可能對你的評價如何、怕一失誤就挽救不回來的負面情緒們吹走吧!這樣你能讓自己快樂一點!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反覆地提到「撒嬌」這點人們最基本的欲求,那從小就沒有滿足「撒嬌」這個欲求的人呢?這種人通常缺乏了所謂的安心感,就算被保護著,也可能太過在意保護者的各種情緒,而時時刻刻的戒備著,而無法對保護者撒嬌。書中提到,這類人在長大之後可能就會成為過度認真、耿直的人,因太過在意周遭人的感受,而無法撒嬌,怕一做出這個舉動,身旁的人對你的信任度就會瓦解,當然,這也只是你內心的不安感在作祟罷了,太過一絲不苟、自我規範的人,大多無法與他人建立更深層的關係,太過畢恭畢敬,對方就不太會對你表現熟人間的互動方式,這樣就只有單單表面上的關係好罷了,真的要做這樣的人嗎?這樣的你,除了被他人認為是位做事認真、嚴謹的人之外,大概就不太會對你有更多的印象。

  想撒嬌的這份情緒,在面對親人前,會更加的明顯,因為知道家人並不會因為你的作為而輕易的厭惡你,安心感就會上升許多,即使如此,老實說我還是不敢對著家人撒嬌,尤其是當年紀越來越大時,就會有「我都幾歲了,為什麼要對家人做這種事?」的這種想法,而把這份欲求壓到心中最底層,面對家人也只會板著臉,沒有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情感,明明自己並不是想這樣,卻還是因為心中悶著的這份情感,對著家人發洩出來......鬧脾氣、一點小事就對他們指責等。媽媽都說我愈大越不可愛,其實我也不想這樣,我也想偶爾撒撒嬌,能讓自己的心情放鬆點,但可能因為自己排行老大,從小父母都吸往我成熟懂事一些,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保護色!也因此有莫名的疏離。

  讀著這本書籍時,總覺得自己是在看著一塊能顯現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不安感的鏡子,自己認為的事,都在這本書裡被討論了出來,作者寫了這本書是想表達甚麼呢?不必被自己的不安所支配、掌控著,不論是焦慮、恐慌都是由自身的不安所產生出來的,做好你自己就好,才能享受自己真正一直需要的。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希望能改掉自己的不可愛,不要老是裝大人,能放下自己的保護色!

 
四●討論議題:

  在人際關係中,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不安感,要如何才能完全消除呢?在面對人際關係時,要怎樣能不去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請抒發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