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3 甲等
作  者: 潘孟嶸 
參賽標題: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
書籍ISBN: ISBN:95769346
中文書名: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
原文書名: The Tunnel and The Light... Esseneial Insights On Living and Dying
書籍作者: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月: 2000年10月09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死亡?……什麼小孩子必須要死?」1978年一位得了癌症的9歲病童向本書的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在這本書裡,我們看見作者無私的愛與發光的智慧如何幫助這些受苦受難的孩子,讓他們安詳的面對死亡與生命中的風暴;如何撫慰無數臨終病患親屬的心;如何幫助他們失去摯愛的傷痛,並教導成人如何使用象徵性語言與受苦難的孩子溝通,進而幫助他們完成心中未完成的事。
 
二●內容摘錄:

你不該遮蔽你的孩子,你不該過度保護孩子,因為你終究還是得讓他自己面對一切。(P.35)

  死亡一點都不駭人,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P.130)

  你如果不讓峽谷接受風暴的洗禮,你永遠也見不到那雕琢之美。(P.226)

悲痛是種自然的情緒,也是人類被賦予的一個禮物,用來處理生命中所有的損失。(P.262)
 
 
三●我的觀點:

人都會死,沒有誰是例外的。人也都怕死,因為總有想完成卻未完成的事,因為對著世界有著留戀,也可能是因為有著牽掛。死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最不想面對的一件事情,即使是對一位還未懂事小孩來說也是。

  為什麼人會死亡?為甚麼死亡總是在人生中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找上你?這些都是無法被確定且掌握的。而死亡總是來的太突然,也許你上一星期還跟他一起逛街看電影,但是就這麼突然的他過世了,在當下,當然都是錯愕的,因為一時之間還反應不過來,明明他在你的腦海中還是如此的真實,明明你前些陣子才跟著他一起出去玩樂,但是他就這樣毫無預警的走了。死亡的原因千千百百種,也許是意外,也許是癌症等等。隨著死亡,我們往往想到的會是葬禮,讓親朋好友們見他最後一面,陪著他走過最後的一段路。死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要面對的,你的好友、家人是都要一起面對的。你要面對的,是你所不知道的一切,而他們要面對的,則是失去你之後的生活,兩者都一樣讓人不能接受,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的,就能去接受這件事了。

  死亡其實不是一件那麼可怕的事,我們害怕,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死後我們會去哪裡?我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死後的世界?書裡說這也是個驚喜,也許,還是個值得我們去期待的世界。但是人人都害怕著死亡,害怕失去在這世上所擁有的一切,想盡了一切的方法去增長自己的壽命,更有人是想要去獲得永生,永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要反覆的看著與自己親近的人死去,總有一天是會受不了的。而那些在病床上瀕臨死亡的人,有些人會努力地跟死神奮鬥,但有些人已經放棄,畢竟在他們的感受中,也許活著比死亡還痛苦,也許他們想要痛快的死去,但是他們沒有辦法表達,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被強迫著接受以各種儀器、藥物來維持生命。說實在,這樣實在是沒什麼意義,明明都已經是瀕死的狀態,也許他也已經不想再活下去,卻因為家人們所期待的那一點渺茫的希望,就要被迫活著。當然,也不是不能去理解這些家人的心情,有一點希望當然會希望去試,但是如果他已經不想繼續以這樣的狀態活著,卻因為你的自私而要活著,那對他不是很不公平嗎?

  對我來說,痛快的死亡,總比起每天都半死不活的活著,要來的好。不過這已經牽涉到另外一個議題了!每個人對死亡的觀點,面對的方法,能接受的程度都不一樣,可能有人會覺得,能救就救;也有人覺得,給個痛快就好。我認為還是尊重他自己的選擇,不要因為自己覺得好像有點希望,就要繼續下去,對別人公平一點,這樣對誰都好,即便有多不捨、有多麼希望她活下來,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所以在面對死亡時,我覺得自己要有主控權,當我成為植物人時,我可以有尊嚴地安樂死去。
 
 
四●討論議題:

如果今天你的家人在瀕死的狀態下要求你讓他好好的離開,你會選擇尊重他的想法嗎?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