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二年三班 甲等
作  者: 柯旻岑 
參賽標題: 我是馬拉拉
書籍ISBN: 9789868995000
中文書名: 我是馬拉拉
原文書名: I AM MALALA
書籍作者: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克莉絲汀娜•拉姆合著
書籍編譯者: 翁雅如、朱浩一合譯
出版單位: 愛米粒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3年10月1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當巴基斯坦反政府游擊組織「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這個小村莊時,一個女孩挺身而出。馬拉拉.優薩福扎伊拒絕沉默,並為她具有受教育的權利而奮戰。2012年10月9日星期四,當時她才15歲,卻為了自己的理念而付出極大的代價。在馬拉拉從學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槍枝直接射擊頭部,生命一度垂危。這段不平凡的歷程,讓她從巴基斯坦北部一個偏僻的山谷,進到位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
 
二●內容摘錄:
  
  我父親總說:「我會捍衛你的自由,繼續追求夢想吧,馬拉拉。」(p.73)

  這些吸引妳的小玩意兒是什麼?為什麼要為了這些不值錢的小首飾,丟了自己的人格?(p.76)

  失敗遠比作弊光榮得多(p.82)

  請教導他如何當個有風度地敗將(p.82)
 
 
三●我的觀點:
  
  「一位因爭取教育而被槍殺的女孩」。這樣一句話浮印於一本書皮上,而我正因知識的圍繞而芬芳,這讓眼前的這樣一句話格外諷刺、鼻酸。而如今,馬拉拉站進了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她年僅十七歲,過程可謂歷盡艱辛。

  「成功,因為我不是一個人」。馬拉拉生於回教國家,重男輕女是自古以來的刻板印象,有些父母甚至殺了認為讓家族蒙羞的女兒也在所不惜,因為生出男兒才是屬於家族的榮耀,女孩在社會中的地位簡直一文不值,但馬拉拉為何能成功?我覺得她所在的家庭,是她成功的最大因素!她並不是一人孤軍奮戰,雖然她家境貧困、處於社會動盪不安的世代,但她卻擁有最富裕的家庭,因為她有個能容納她的家庭,和真心愛她的父母。馬拉拉的父親是一位不被性別拘束的好父親,她不因為馬拉拉的誕生而感到羞恥,他一視同仁重視著他的兩位孩子,馬拉拉在她父親的懷中不曾因為她是女孩而改變甚麼,包括「上學」接受教育和教導她的方式,書中曾提到,馬拉拉小時候的玩伴「疑似」偷了她心愛的玩具手機,在她獨自定奪的認知下,亦以相同的方式偷了對方的玩具,父母得知後勃然大怒,但他們不是選擇殺掉馬拉拉而就此掩蓋偷竊的事實,他們帶著馬拉拉至對方家致歉,儘管這樣做會讓自身顏面全失,但是她的父親還是給她留了最好的榜樣和教育方式-「誠實向上」。

  當身處情境與大環境相斥駁、三、四個小兵要抵抗十萬軍團時,會是怎樣的無助感?雖然時常深陷無助,身心疲乏,但是只要一天一天地堅定著初衷和理念,有天心裡的聲音也會響應至全世界,馬拉拉正是用了筆和紙長時間的堅持,努力地透過各式各樣的管道傳達女性教育的理念,儘管最後引來了殺身之禍,她的眼神仍然埋著不可動搖的信念,她的那份堅持,令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看完馬拉拉從呱呱墜地至如何推廣女性受教權一本書的過程,我覺得不只她的精神可畏,成功也必有其特質所在。第一,我覺得馬拉拉自身亦為一個可雕之木,她不輕易卻步,因為她很清楚明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她無所畏懼,因為她相信她所追求的真理,儘管在大家眼中是歪理是荒謬,且有爸爸和她一起打這場仗,她不孤單;第二,我覺得馬拉拉的父親教導馬拉拉的方式也讓我大吃一驚,當孩子犯錯時,他總是讓孩子受到最深的譴責,但這譴責不來自他人的嘴,而發自孩子自身內心最深處,他不用嚴厲的責罰、苛責的語氣責罵馬拉拉,而是以正向的做法,讓馬拉拉後悔不已。所以有時候最深的苛責不一定是當下的責罵,或許反向、順水推舟的作法,反而能讓船行流得更長遠。

  看著同為十七歲的馬拉拉,不禁捫心自問現今十七歲的我們在做什麼?我們身於富裕的台灣,既沒有戰爭也沒重男輕女性別極度不平等之問題,實在享有太多權利了,不但享有健保-生病的權利還享有法律保護-受教權……等等,不過或許是因為生來就享有現成的權利,導致權利濫用日益嚴重,我們應該要尊重每項權利的行使,唯有自身也認同尊重各項權利,它才能在最重要的時候使自身權益不被損害。
 
 
四●討論議題:
  
  若你是馬拉拉,你也會選擇站出來發聲嗎?為甚麼?試申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