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23 甲等
作  者: 呂家瑩 
參賽標題: 偷書賊
書籍ISBN: ISBN978986697
中文書名: 偷書賊
原文書名: 偷書賊
書籍作者: MARKUS ZUSAK
書籍編譯者: 呂玉嬋
出版單位: 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3年12月26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偷書賊》敘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慕尼黑郊區一個失去家人的九歲女孩莉賽爾,如何藉由文字的奇妙力量,勇敢面對殘酷的環境, 熬過了最艱難的現實,並幫助周遭同樣遭受戰爭苦難的人們。曾經,一個躲藏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空襲時躲入防空洞的一群街坊鄰居;在戰爭中失去兒子的寡婦;莉賽爾朗朗的讀書聲安撫了驚惶不安的心靈,讓每個人找到了安定的力量,找回人性中的關懷。
 
二●內容摘錄:
1我覺得人類很喜歡觀看毀滅性的場面,用沙堆城堡,用紙牌疊房 屋,這是他們一開始會做的事。而人類最拿手的技巧,就是把毀性場面逐步擴大的能力。〈P.96〉2大家說,戰爭是死神最好的朋友。但是,我一定要讓你知道另一種說法。對我而言,戰爭像是新任老闆,他期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站在你的肩頭旁,不斷重複一句話:『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好。』〈P.273〉3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如此邪惡,又有人如此光明燦爛呢?〈P.477〉
 
三●我的觀點:
生長在安和豐足的台灣,從不曾經歷戰爭,砲聲隆隆、火焰漫天的景象只存在電視新聞裡, 歷史教科書中,隔著螢幕、圖片、文字,戰爭只是個事件,一場人類的災難,卻有些遙遠而 事不關己。但隨著《偷書賊》書中的小女孩,我走過了二次世界大戰,歷經了殘酷的戰爭, 看盡了人類的愚昧、冷漠,也見到了人性的溫暖。戰爭不再只是個歷史事件,而是人類血淋淋的傷痛。 戰爭的發動者,常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煽動無知的民眾為其效力,操弄人民的認同,將人民推 向悲慘的深淵。在戰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而人民永遠是最大的輸家。

當年希特勒以文字、語言蠱惑德國人民,仇視猶太人,入侵東歐、蘇聯各 國,風暴席捲全世界。其中猶太人死傷慘重,受迫害而死的人數高達六百萬人,被迫流亡或 關進集中營的,更是不計其數。書中描寫猶太人被押解往集中營時,德國士兵押著他們遊街示眾,猶太人神形枯槁,步履沉重蹣跚。莉賽爾的養父不忍之下,拿出小小一片麵包,衝進隊伍裡,快速塞給一位幾度跌倒在地的老者。雖然這舉動招來一頓毒打,但當下老先生再度覺得自己是個人,至少會像個人一樣的死去。而大部份的德國人民對這些暴行視若無睹,冷漠以對,完全沒有人挺身而出以中斷遊行,譴責暴行。

從書中不難發現,「冷漠」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幫兇。 文字可以具備毀滅性,但同時也光輝燦爛,為人類帶來無限希望、溫暖和關懷。九歲的莉賽 爾離開摯愛的母親,失去最親的弟弟,來到陌生的寄養家庭,在養父的細心指導下,藉由一 本在埋葬弟弟的墓園所撿來的「掘墓工人手冊」學會了文字,經由閱讀而忘卻喪失至親的苦痛。 甚而,在家中的地下室,與養父捨命收留的猶太人摯友之子,以文字為橋樑,建立起堅固的 友誼,幫助他走出遭受納粹迫害的恐懼,化解長期幽閉窄室所帶來的身心傷害,這又是人性溫暖感動的另一面,充分展現生命意義和堅持,讓愛的光輝發揮到極至。

在盟軍空襲德國期間,小鎮居民驚惶不安的躲在地下室,莉賽爾朗朗的讀書聲,引領居民進入書中的世界,忘卻了死亡的威脅,走過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沒錯,我很認同閱讀能鎮靜安撫人心,能止痛療傷。在書的世界裡, 塵囂不再,苦難不再。敦厚的人心讓文字也敦厚了,然後再敦厚溫暖每個毒者或聆聽者的心,使一顆徬徨恐懼的心能得到寧靜,使一個受傷的人能得道療癒和振奮鼓舞。書的作用實在太大了,就連我有空閒時,也總以書來消遣、充實我貧乏的心靈。

再說,單純就只是「人」而言,沒有地域的區隔,沒有種族的外衣,沒有宗教的衝突,「人」可以是互相信任關懷, 彼此扶持的。「真誠」與「善良」是人類的本質,是人類永續生存不可毀棄的根。像這次小年夜的台南震災,造成多少損失和傷亡,為了救災,多少遠從國內外人士來幫忙搶救和捐輸,那種犧牲假期以及關懷,不就是人性善良的最佳表現,那種侵略獨裁的行徑永遠是被唾棄的。這本書不只讓我了解歷史,其實給我的心靈啟示真的很深。
 
 
四●討論議題:
1戰爭是人類浩劫,是野心家瘋狂行為,尤其擁有核武的國家,世界各國真的需要緊迫盯著他們一舉一動,因歷史不能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