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3 甲等
作  者: 錢佳伶 
參賽標題: 少年台灣
書籍ISBN: 978-986-323-1
中文書名: 少年台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蔣勳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聯合文學
出版年月: 2013年09月
版  次: 三版
一●相關書訊:
蔣勳說:「我不為什麼,寫了《少年台灣》,那些長久生活在土地裡人的記憶,那些聲音、氣味、形狀、色彩、光影,寫實具體,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島嶼天長地久,沒有人可以使我沮喪或失落。」不論世界如何忙碌轉動,你都能以緩慢平靜的節奏閱讀這本書,看見台灣各個角落每個人獨特的故事,淚水感動將取代沮喪失落;不管歷經多少個人低潮,只要像個少年一樣揹起背包在島嶼上浪蕩遊走,在孤獨裡和自己對話,你的生命永遠都可以重新出發。
 
二●內容摘錄:
青綠的稻葉隨風搖曳,金黃的垂垂飽飽的稻穗,好像低頭看田水深處倒映夕陽千變萬化的霞彩的光。─P64
夢想使人冒險,夢想使一群在飢餓或陷於災難中的人們忽然有了出走的浪漫念頭。─P122
做為一個朋友,蔣勳常在身旁微笑點醒我;做為一個老師,他也是常在學生旁邊,安靜的帶領我們。─P320
「美」從舊有的僵硬概念理釋於,成為與周遭生活息息相關的真信念,成為一種可以互相激盪好好地有活下去的力量。─P322
因為年輕,可以放任性,因為年輕,可以憂傷苦惱,貪於愛美,亦於遺憾。─P326
 
三●我的觀點:
台灣每一個小角落,都有著其不為人知的美麗,美麗不是一下子就能發現的,是要腳踏實地
,一步一腳印慢慢的去收集,而這時,我們可以把這些驚奇之美,以眷戀般的記憶,把它埋藏在記憶的寶盒裡,或是像作者這樣以文字方式把它呈現給人們所知。

在這本書當中有很多小小的篇幅,不長不短,在幾頁之中,紀錄了一個土地的記憶、一個味道,或是說一個感覺,雖然當中有些小小地名從未聽過,甚至從未看過,也不知道在哪裡,像是:望安、扇平、西寶、東埔•••等,但是透過作者的文字敘述,讓我彷彿曾經去過,了解那裡的狀態,存在著一股很強的渲染力與連結力,而對於熟悉的城鎮也不單單只是單方面的了解,像是書中提到的集集,人們一般認為只是去車站拍照打卡、買紀念車票,但是作者寫出觀光客看不到的另一面,述說著從聚落的形成到地震帶來的恐懼和傷痛,這也是作者寫文章很厲害的手法。

文明的進步,雖然造福了人類的衣食住行,但是卻也造就了龐大的污染,而一般的我們,都是不會刻意的去留意它,都是要等到大自然的改變、專家學者提出的警告,抑或是一些相關團體示威遊行,人們才會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些感想就呼應書中提到的鹽寮,河川中散發著一股股上游工廠所偷排放的廢水,這些商人根本不把這當作一回事,在他們的眼中只把利益放在眼裡,不顧及往後的結果,而我認為我們雖然不能有效的喝止這些貪圖利益的人,但是我們能夠透過政府的立法取締,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另外,使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這三個地方:芹壁、南竿、水頭,這三個地方所描述是這些在戰爭地成長的少年,他們又擁有著什麼樣子的少年記憶,作者透過文字描寫、透過當地人口述、透過親身體驗這些地方,記錄下這些地方少年的記憶、歷史過往人們的記憶。

台灣真是個寶島,有士農工商、男女老幼,這些人將他們的青春歲月留在這,用他們年少的身體來滋養台灣的土地,有漢人少年曾在海邊開墾港口、有原住民少年曾經在這裡追逐梅花鹿、有美不勝收的風景、有無數個鄉鎮、有便捷的交通,也有發達的科技,能記錄著屬於自己的美景與回憶,但是蔣勳就以寫文章的方式,帶給人與眾不同的觀感與意象,內容中常常透露著現代生活週遭有密不可分的連結,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連鎖關係、人與土地的眷戀與情感,每一字句都值得人省思,然而現代的人們,只要是有放假休息的時刻,都喜歡到處遊玩,這就是一個認識台灣、創造自己的土地故事的好機會,也能多增加與鄉土的親近力,擁抱這座美麗的福爾摩沙,現在就能背起背包,開始創造回憶的旅行。
 
四●討論議題:
在台灣生長那麼久,是否有對曾經的回憶有所感觸?